134.三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僕拱了拱手,說道:“閣下武功卓絕,讓老夫也來領教領教!”
楊公柏手中劍豎劈而下,厲聲喝道:“那就看你有多大本事了!”這一手“力劈華山”是最為尋常的劍招,隨便找個劍客都使的滾瓜亂熟。然而此招在楊公柏的手中,卻有著莫大的威力,只見他巨劍猛劈,掀起一陣狂風,周圍人心驚之下,紛紛又後撤好幾步。
人僕真氣運發,雙袖鼓盪,左手揚起拂擋。楊公柏心道:“我這一招蘊有數十年的功力,豈能被你一雙衣袖輕易擋住?”
天煞見師叔如此輕慢應對,心中擔憂,急喊道:“師叔小心!”這話尚未說完,那柄巨劍早已斬在人僕衣袖之上。
楊公柏一臉猙獰,手臂運功,又補上三分勁力,勢要將人僕一擊劈死。可那劍鋒與衣袖相觸瞬間,彷彿斬在了棉花上,劈之不斷,綿柔之中又有一道古怪的韌勁。劍鋒順著衣袖滑落,勢頭越來越偏。只聽咔嚓一響,巨劍劈到了地上。
人僕趁勢右手橫擊,拂向對方面龐。楊公柏一驚之下,拔起巨劍,仰身後閃。一股勁風掃到他面龐,打斷了幾柳頭髮。
楊公柏只覺臉上火辣辣的,既是實實在在的痛感,也是因自己吃了一虧,大感丟人。他站穩身形,臉上再無先前那種從容。手腕抖動間,呼呼呼連刺三劍,劍勢雄渾,招法亦十分巧妙。眾人無不歎服,心想:“原來這楊公柏還有如此精妙的劍法,倒是我小瞧了他。”
自來江湖上的散修高手少之又少,是因散修無功法傳承,只憑自己一人修煉,極難有所成就。即便有些天資卓絕之人,勤學苦練,或是機緣巧合修煉出一身高強武藝,那也是鳳毛麟角。而且這些人往往內功卓絕,但所使招式大多十分粗淺,且會的有限。
更有人識出劍招來歷,心中詫異:“這不是‘梅山十六劍’嗎?楊公柏如何學來此等絕技?”
梅山十六劍是劍法中極少有的高招,招式奇巧,氣勢恢宏。楊公柏一經運出威力不俗。
人僕瞧對方劍法精妙,法度森嚴,遠非先前那招“力劈華山”可以比擬,一瞬之間也看不出有何破綻。他不敢怠慢,晃身避過兩劍,雙袖舞動盪開第三劍。楊公柏略佔上風,立馬追擊,出劍奇速,電光火石之間又施出三招劍法。
校場之下,眾人目不轉睛地觀戰。地煞神色關切,見師叔空手而戰,對手連出數劍,他卻一招還不出來,當真說不出的憂心。想將手中如意鉤丟上去,又怕旁人詬病。
地煞猶猶豫豫,坐立不安,忍不住問道:“佛爺,您說師叔有多大勝算。”玄空淡淡地道:“人僕準能取勝,你著急個什麼。”眾人一聽,微微寬心。
但見人僕又擋下三劍,百忙之中拍出一掌。楊公柏攻勢受阻,劍招微微停頓,左手一掌推了出去。
兩人掌風相觸,憑空激起一陣亂流,隨之就見楊公柏衣衫忽然鼓起,呲啦一聲裂開兩半,袒露出前胸後背。人僕哈哈一笑,道:“楊老弟好白淨的身子。”
眾人紛紛矚目,就見楊公柏面板白嫩,不像是年逾不惑的習武之人,反倒像個年輕公子哥。不禁鬨堂大笑起來。
常言道士可殺不可辱,武林中人更是極重臉面。楊公柏漲紅著臉,氣急敗壞地喊道:“人僕老賊欺人太甚!瞧我今日非斬死你!”手中劍招疾風暴雨般運出。
人僕一生經歷大戰無數,江湖閱歷、對戰經驗遠非常人能及。這時對手越是出招迅猛,他反而越發沉穩,章法更求嚴整。
場中兩人彷彿是在各打各的,楊公柏出劍之快,足讓人眼花繚亂;而人僕出手不緊不慢,卻又將能對手的攻勢盡數抵擋。
半炷香時間過去,兩人大戰百招有餘。楊公柏急於求勝,卻是久攻不下,心中別提有多惱火。此時此刻,他已經不求能殺傷敵人,只求能在對方衣衫割上幾道,也算能找回個顏面。
人僕對戰之際,仍保持心意不亂,細細觀察下,已看出楊公柏的心思。他時而賣個小小的破綻,引逗得楊公柏欲罷不能。其時人僕瞧見對方劍鋒刺向自己左臂,揮袖斜擊,正打在劍背面。收招之時,又故意慢上半刻。
楊公柏心思大亂,哪裡顧得上深思,眼瞧時機稍縱即逝,腳下步法未穩,卻陡然變招。本來是招“斜陽照影”,使出一半,乍然變成了一式“迎風撣月”。
人僕側目斜視,見對手強自換招,腳下虛浮不穩。他袖袍中早預伏有一道掌力,回身翻手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