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才回到府中,見到了李晴,正在書房等著他。李晴不敢先去看李成,得先見了李儒才方可!

正事要緊。

“這麼快就來了,成果如何?”

“父親回來了。還行,這一日,也不過百兩的銀子……要是執行一個月,怕是十萬兩不相上下。”

“查抄了三個府宅效果顯著。”

李儒才嘴角帶著笑意,看來很是滿意。

李晴很想問,這種無賴的打法,是軍中哪一個謀士的意見,如此的一針見血,出其不意。

“你弟很不錯!這個方法果然很管用。”

“是,是李成給父親出的主意?”李晴非常震驚地看向李儒才,根本沒想到,這是李成那小子的主意。

李儒才欣慰地點頭,面上的表情依然很嚴肅。

——

太子府中,他正在看奏摺,全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有些根本不用去處理。

發著呆呢。

這個時辰,正好是李儒才剛從羅大人的府中出來,他的探子就應該把訊息給遞了出來。

“太子,京中有變。”

“還能有什麼變化,無非是,誰又投靠了誰。四弟又做了什麼驚世駭俗的人,或者父皇又對四弟嘉獎了。都是常事……不用大驚小怪的。我的伴讀選得怎麼樣了?都這麼大了,還選什麼伴讀。無非是父皇要我好好的當太子,別蹦躂,別想著,能篡位。”太子心中門清,這種事,從他當上太子就是家常便飯。

探子額頭上都冒汗珠了。

那些言語是他一個小小探子能聽的嗎?怕是太子身邊最親近的人都聽不到吧……太子是要他死嗎?

“太,太子……是,是羅大人家被抄了。”

“羅大人?那個羅大人。”

太子心不在焉地問道,隨意翻開了一個奏摺,又無趣地放下。

“是丞相手下的那個羅大人啊!被李神將查抄了宅院,搜出了大量的錢財,都被充公了。說是奉旨斂財,為了漠北的軍餉。”

太子一聽,立馬就來了精神!

漠北的軍餉?

國庫已經到了,連軍餉都拿不出來的地步了嗎?為何沒有聽父皇提起過?

近日上朝,也沒聽說有此事!

太子回憶在朝堂上的議事的大小事件,確實沒有聽說此事。

父皇瞞著他?

眉頭一蹙,問道:“還有其他的官員被查了嗎?”

“暫時沒有。但進入京都的各個城門也都設了關卡,為的就是收稅。是李晴守城,因而沒有人敢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