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啟林成立公司和於遷控股的事情在逐漸散播開。

一散播,德芸社的一波接著一撥人想退社。

大爺都控股了。

裡面的含金量,是個人都明白。

往後匯林社的發展絕對很猛。

奈何合同在那,只能平時聊天發發牢騷或者吐槽一聲早知道就不簽約那二十年。

簽約合同那會兒,德芸社正好,並沒有受太多影響。

簽約的人多。

要早知道這樣,他們斷然不會籤,早退社走人。

面對這種氣氛和言論。

欒芸萍平時巡視小劇場的時候能察覺,間接的讓隊長管管。

不是他不讓他們談。

是師孃已經交待,有退社想法的必須全部遏制住。

只要挺過這階段,培養起人才,他們就能穩定。

但殊不知。

再人才,也沒有欒芸萍的作用大,目前他無疑是德芸社最主事的人之一。

而正因為知道他的重要性,於遷才打算好好和他說說,不爭取能同意,至少讓他明白大林需要他。

然後再看他什麼想法。

大林一路來不容易,最希望看見的便是匯林社成為第二個德芸社以及師兄弟在一塊兒工作。

於是在公司成立後的第二天,二話不說跟小欒約在德芸社的小劇場相見。

時間一點半。

三里屯小劇場沒什麼人,只有工作人員在擦板凳擦桌子,好應對到時候的觀眾。

結果冷不丁瞧見於老師過來。

有些驚奇。

“於老師,您來了?”

“嗯,最近怎麼樣?”

“還行,高老師的場子都不錯。”

於遷點點頭,邁步進入後臺,欒芸萍瞧見連忙起身招呼著,“大爺,您來了?過來到底什麼事啊?特意的約我。”

“其實沒什麼大事,先坐吧。”

欒芸萍點點頭,跟著大爺坐在一塊兒,順便用桌子上的茶壺倒一杯熱水出來。

於遷沒有喝茶的心思,知道後臺沒人,稱快的告訴出來。

“大林公司成立,什麼職務都安排好,但是唯獨缺少能認認真真管理和經營的。你也知道他什麼都在玩。

十二月份還要開演唱會和釋出專輯,需要有能耐的人過去。”

“是嗎?”

欒芸萍不傻頃刻明白大爺的意思,但這個意思卻又歪了一點,以為大爺想要從德芸社挖一個有能耐的人過去當管理。

三哥、小嶽他們不可能,只會說相聲。

只能從幕後的人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