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過去。

張九靈、楊九朗兩個人規規矩矩說了一段《誇住宅》!

在天津這個地方,需要看人使活。

他們更在意老段子的韻味還有演員功底,太過大吵大鬧的反而不太喜歡。

尤其還是如此多先生在場的場面。

只是張九靈、楊九朗兩個人在舞臺上看著從容,實際好不到哪去,場面太過於正式和嚴肅了。

幸好表演下來並不差,兩個人在舞臺上的經驗同樣不少。

他們說完,主持人上臺報幕。

“接下來請您欣賞相聲《拉洋片》!表演者郭啟林、閻鶴相。”

掌聲響起。

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發緊。

哪怕下面前排上了歲數的人都多精神了幾分。

郭得剛的實力他們知道,針對的人多,架不住的確有本事。

就是不知道郭啟林如何了。

人氣高,實力未必可以,畢竟還年輕,才二十多歲,能舉辦這個天津劇場個人認為都是屬於勉強的行為。

可惜兩個人到舞臺一鞠躬一表演,態度完全不一樣了。

踏踏實實的功底和能耐表現出來,讓新開的小劇場時不時響徹一些笑聲,氣氛出奇的好。

《拉洋片》是一個腿子活。

腿子活不僅要求演員具備紮實的表演功底,還需要對角色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對情節的熟練掌握,才能夠生動地再現故事情節。

身上、眼神、感覺一處不到位。

節目就讓人看得不舒服,少一股勁頭。

結果郭啟林沒有,都是於遷的徒弟,怎麼可能差得了。

表演起來,流暢自然,一流暢自然就能擁有代入感,代入感來了,舞臺便是他郭啟林和閻鶴相兩個人的。

看得一些老先生都忍不住咂舌。

可能有些先生不出名,只在天津這一塊兒混,但一個東西的好壞,他們怎麼能分不清楚。

郭得剛本事可以,沒曾想他兒子也不錯。

如果繼續搞相聲,相聲界恐怕不僅受到德芸社的壓制,還要受到匯林社的壓制。

好在他們並不對付。

今天來的人不光先生觀眾,還有一些自來的天津演員,說一句辛苦,便自己找個位置角落打望。

這麼熱鬧的場面不可能不關注,一關注就是此刻的想法。

明白匯林社這幫年輕人有點東西。

他們都覺得好,漕運京、於遷、石付寬以及大幫師兄弟們更了不得。

“這要放在過去,一個孩子說成這樣,到老不愁飯吃了,屬於有飯了。”石付寬忍不住開口。

於遷站在側幕,目光凝視,緩緩開口,“然而大林根本就沒想過在相聲這行弄飯吃,娛樂行業的飯更大。”

“是啊!要不是郭得剛,能這樣嗎?”

越說石付寬越來氣,直到現在,他還對他有些不滿。

就這樣節目一點一滴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