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並沒沒有選擇立刻接聽火箭隊經理莫淚的電話。

而是很快返回了辦公室,等電話鈴聲再次響起的時候,他才坐在辦公椅上從容地按下了接聽的按鈕。

“科爾,我想你能猜到我給你打電話的目的。”

科爾微微一笑,說道:“你恐怕是看上我們球隊裡的哪個球員了。”

“沒錯!”

“你知道的我討厭那些繞來繞去的繁文縟節,我們就直接敞開心扉談好了,我想要那個華夏球員。”

莫淚語氣是相當的肯定,彷彿沒有一絲商量的餘地。

這架勢完全是:這人我要了,條件你隨便開。

豪橫王霸之氣展露無疑。

科爾也是可以理解的。

自從姚在火箭的加盟開始,休斯頓就立刻成為全NBA在華市場份額和影響力最大的球隊,從球隊老闆都整個球隊工作人員都吃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紅利。

火箭隊的市值更是在短短一年時間猛增了接近兩倍。

要知道,任何一支NBA球隊都價值十幾億美金的!

也就從火箭隊這裡開始,所有NBA的老闆都把華夏球員當做了一種特殊的存在。

類似招財貓那種吉祥物。

無論真實實力如何,搞一個華夏球員在球隊裡,就是穩賺的。

單單是華人因此而貢獻更多的門票收入就是一筆不菲的獲利。

這也是雄鹿隊以首輪第六順位豪賭阿聯的根本原因。

祖國的日益強盛,給了國外打球的華夏球員們一種穩定的靠山,為了攫取中國市場的利益,很多NBA球隊不介意請一箇中國球員加入自己的替補陣容裡。

不時讓“吉祥物”們露露臉,給那些華人球迷們一個買門票的理由。

可以這麼說,作為一箇中國球員,他們真的是相當幸福的。

很多非裔球員哪怕有著更好的天賦,他們想當上首發也是困難得多的。

但是,憑藉著姚的開拓,阿聯在雄鹿隊直接就得到了很多的出場時間。

如果,阿聯真的可以在NBA打出像大姚一樣的炸裂表現,我想雄鹿也會很開心地退役他的球衣的。

阿聯最大的問題就是他作為大前鋒,卻特別喜歡高位接球后,高位中投和外線三分。這讓他成為了一個大個子射手,而說實話阿聯的投射天賦真的在NBA來說只是一般的程度。

超越CBA,但是在NBA就是很普通的投射水平。

最讓人無奈的是,那個時候的NBA還沒有空間型大前鋒的概念,而當時聯盟裡的大前鋒做得事情跟中鋒其實沒有太大差別的。

卡位、搶籃板、協防……以及很多的髒活累活,這就是當時聯盟裡對大前鋒這個位置的普遍定義。

最終,因為諸多原因阿聯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在NBA打出像姚一樣的成績,雄鹿隊這次豪賭可謂輸得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