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短暫相聚(第1/3頁)
章節報錯
凌君回和宋九洛並肩而行。身前和身後都有人,都是剛才一同上山的同伴。
“萬花門之事你意欲如何?”凌君回一邊走一邊輕聲問道。
“雖然父親和爹爹平日裡對我教誨有加,師祖對我也是深有期許。但是我如今尚未成年,還不想過多涉足江湖之事。我想留在雪山派跟隨師祖研習武學,直到我成年。萬花之事門我想找一位可信之人,找一位武功和人品都不錯的人,將這塊門主的墨玉和萬花門都託付與他,請他將萬花門發揚光大。”
“此意可曾與旁人商討過?”
“還沒有,我怕我此意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至今並未對旁人說過。”
凌君回點點頭,道:“萬花門的人是不是一直跟在你身邊,試圖保護你?”
“也並非如此,他們只是告訴我要下山或者遠行時給他們訊息,那時他們會暗中保護或者跟在我身邊。”
凌君回又點點頭,道:“此番漳州形勢如此,你如何打算?”
宋九洛看著凌君回的臉,略略思忖道:“我想留在長生小王爺身邊。畢竟我曾跟隨父親在軍中,對軍中章法略有所知。留在俍兵軍中可輔助長生對付倭賊。同時也可為萬花門報仇雪恨,算是一舉兩得。爹爹的意思呢?”
“此事可依你。你可知道我和你父親的身份?”
“現在知道一些,也是剛剛才確定。從爹爹的武功和此番在漳州的作為,我猜出爹爹應該就是江湖盛傳的滴水樓樓主。父親的身份我很容易就知道了,因為我來的時候,長生就向我提起朝廷派來的傅將軍,是來漳州規範俍兵的監軍,叫傅雁行。”
宋九洛一向稱凌君回為爹爹,稱傅雁行為父親,這樣只是為了區別他們兩人。因為他不想稱傅雁行乾爹或者亞父。
宋九洛又道,“想來師祖是知道爹爹身份的,也知道爹爹在漳州。所以師祖才會將絹紈墨玉牌中的白綢燒掉。所以他才容許我下山來到漳州,還囑咐我到了漳州要將貼身物件託人帶給滴水樓主。我當時直道是師祖的特別安排,安排江湖朋友照顧我,我照辦就是。不曾想原來師祖是讓我來找爹爹,告知白綢之事。只是不知道爹爹何故與此番倭賊作亂有了淵源?”
凌君回嘆了口氣,道:“也算不得淵源,不過是機緣巧合罷了。當年我曾經救過一個孩子,誰曾想這個孩子二十年後就是這場倭賊作亂的關鍵人物。”
“那爹爹此番可是要為難了?”宋九洛微微嘆息了一聲。
“我是大明的子民,自是要為大明著想。幸好當年我救回來的孩子生性算是淳良,不是大奸大惡之人。洛兒不必擔心,我自是有分寸。”
“爹爹可曾為此事自責過?畢竟當年救的是倭人的關鍵人物。”
凌君回長出一口氣道:“並未自責,當年他還只是個孩童,冰天雪地中,是個人都會伸出援手。況且那個孩童當年也曾助我走出困境。再者,倭人賊心不死,就算是那個孩童不在人世,他們也可做其他打算。”
“那就好,爹爹莫要自責。此事父親他可是知曉?”
“他並不知道。此事知道的人不多。因為這個孩子雖然是倭賊的關鍵人物,卻不是能左右倭賊情勢之人。一直隱身漳州,輾轉在各大番國之間做海上交易,知道他的人不多。就算我將他交於你父親將他抓起來,恐怕也於事無補,還將落下囚捕倭人的口實,給倭人更多作亂理由。”
宋九洛點點頭,道:“爹爹思慮深遠,所做之事自是有爹爹的道理。若是需要洛兒怎麼做,爹爹定不要顧念洛兒安危,定要和洛兒說。也請爹爹多注意安全。”
“哪有做父母的不顧念孩子的安危的。你可知你此番在北溪失蹤,你父親和我如何驚慌失措?洛兒在外萬萬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洛兒知道,讓爹爹和父親擔憂了。此次來漳州之前,曾有書信送與父親,知道爹爹會與父親一處,所以並未單獨書信給爹爹。想來父親還沒有收到,我人便已經到達漳州。”
“田氏小王爺田長生少時與你兄弟情深,只是此番身份有別,你可能把握分寸?”
“自幼唸書,便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洛兒此時留在長生軍中,不過是權宜之計,待倭賊形勢緩解,我自當離去。”
“洛兒長大了。你此番決定我與你父親大約並無什麼異議。只是這次遭遇之後,你已經盛名在外,回到雪山派要加倍努力,才可在江湖立足。”
“孩兒記下了。”
“你留在俍兵軍中,遇到事情要和你父親多商討。他畢竟是俍兵的監軍,又是神機營的主帥。處理軍中之事,有經驗的多。你定要多向他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