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知為何倭匪又要挑起事端。

是倭賊挑戰了峨眉派。

峨眉派正愁沒有他們的蹤影,就遭遇到了他們。

在峨眉派這群人的心中,這次遭遇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們正想報仇。

雖然他們傷的嚴重,但是他們依然覺得被這群倭匪圍攻是件幸事。

沒有受傷和傷的不重的峨眉派門人,已經暗暗地準備下一次拼殺。

有的弟子出了義莊,去城裡打造暗器。有的在一起研究倭人的武功路數和攻擊術法。

蘭泣露和衣錦繡看了敬佩不已。

峨眉派的弟子們早已經對滴水樓改變了態度。

因為他們知道,在漳州此番與倭人的對陣中,無論是哪個門派行為都令人敬佩。

各個門派之間也多了一絲唇亡齒寒的相依感。

他們甚至會猜測,這個神秘的滴水樓十大公子中,說不定就有一位公子是峨眉派的高手。

容與探查的雪山派沒有什麼異常,葉泫霜去的萬花門也沒有異常。

可是在這件事情之後,他們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思考同一件事情。

能在漳州掀起那麼大的動靜,能讓朝廷動用俍兵來對付的倭人,人數眾多,甚至是組織有序,絕對不可能沒有領頭的首腦人物。

不管東瀛本土有沒有人在支援和組織入侵大明這件事情。

在漳州,一定有倭人的先遣人員,他們一定是在接應和組織這一次又一次的倭人作亂。

俍兵和各個江湖門派尚有主帥和領頭人物,倭賊背井離鄉,不可能沒有依傍,源源不斷地在異國他鄉挑起事端來。

可是這個領頭人物似乎一直沒有出現,更不知道他在哪裡。

無論駐軍還是江海閣等武林中人,也一直在找這個關鍵人物。

每次江海閣的人找到的頭領,最終都不是真正的頭領。

因為他們認為的頭領人物,有的已經死了,但是他們這夥倭人還是層出不窮地作亂。

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有頭領?

方辰休曾與傅雁行和凌君回到他的行營中閒聊。

那次是他們難得的閒暇時光。卻又稱不上是閒暇時光。

因為他們在一起多的是談論戰事和城內倭人的動態。

傅雁行和方辰休是軍中的將軍,他們瞭解戰事,統帥有方。

凌君回看得出來,他們都是懂得戰略戰術,勇猛異常的將軍。

按照他們的防禦和打擊,漳州的倭患看來不會持續多久,至少不會再蔓延。

傅雁行和方辰休都認為,他們還沒有找到這個倭人的領頭人物。

這個倭人的領頭人物一定躲在暗處暗中操縱著這夥倭人。

不然這夥人不可能那麼龐大,有組織地挑起戰事。

這個在暗中操作這群倭匪的領頭人物,若是被他們找到了,那麼這場倭患就能結束的更早一些。

雖然經歷了梅山之戰,倭人被全殲,但是他們之中似乎並無這個領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