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約談會在京都的國商大貿。

國商大貿的歷史意義不重大!

主要是,這座大貿的建成歷史不長,所以對華國來說,它的意義僅限於體現現代化而已。

但一般商務性質的洽談,都是安排在這裡。

比如,藥企約談、車企補貼等。

這種國家和企業對接的約談方式,對華國來說並不算很稀奇。

今天。

國商大貿。

海衝身穿嚴肅的黑色西裝,脖子上繫著一條純紅色的領帶。

他作為國家藥局的領導,約談會必須出面!

當然,今年的約談商討人並不是海衝,而是另外一位比較年輕的男子。

此刻,這位臉生的男子就站在海衝的身後。

“一會開始之後,按你的思路來聊,沒有特殊情況,我不會打斷你。”

海衝轉過頭來,對年輕男子說道。

聞言,年輕男子自信的點了點頭。

說實話,海衝只要不說話,這件事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前幾年,海衝作為主要商討人的時候,和各大藥企溝通時的語氣太沖了,本來一些很有希望降價的藥物,被海衝一說話,搞黃了。

海衝的心是好的。

畢竟,在國家藥局當了這麼多年的領導,一言一行都是替廣大華國人民考慮的。

但問題是,他說話的方式不對。

藥企是企業。

既然是企業,那商業成分的佔比就非常高。

企業的出發點是為了公司利益,而不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畢竟人家是奔著掙錢來的。

海衝張口閉口就是“你是不是華國人?你要是華國人,你就多降一點價。”

這種措詞,

人家藥企能同意降價才有鬼了。

藥企的地位很特殊。

他不像其他行業那樣,這家企業不行了,還有其他企業能代替。

每一家藥企都具備自己獨特的藥物。

這些藥物經過國家的稽核,再進入各大醫院、藥店等醫療場所,對醫院和病人來說,非常重要。

一旦這些藥物斷供,受害者是廣大群眾。

當然,華國可以強制性要求藥企生產藥物。

但時間久了,肯定會出問題。

最好的辦法就是國家和藥企坐下來好好談一下,和氣生財。

站在藥企的角度,

他們生產藥物的主要消費群體自然是大眾,所以每年一次的約談,對他們來說不是壞處。

如果藥物降價成功,那自家企業能在大眾心中中塑造起不錯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