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鋒的一瞬間,死傷便出現了。

長劍割裂盔甲;

長矛捅穿脊背。

一幕幕讓人感覺殘忍的畫面,沒有絲毫遮掩的呈現在鏡頭前。

按理說,國電在過審這型別電視劇的時候,一般都要求減少血腥片段,或者要求打碼。

但不知為何,《大夏風華》中的打仗畫面沒有做絲毫後期處理。

血液四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悄然倒下,連最後的遺言都沒有說出口。

戰爭面前,每一條生命都是平等的。

面對刀劍斧鉞的威脅,他們身上的盔甲其實只能起到一點作用而已。

甚至,一名大夏兵倒下的一瞬間,鏡頭還給了他一個特寫。

那是一雙沒有閉上的雙眼,猙獰充血。

他的嘴裡一直在往外吐血,似乎還有搶救的機會。

但下一秒,和他同樣遭遇的大夏軍開始紛紛倒下。

另一邊,瓦剌大軍也同樣好不到哪裡去。

這種拼刀劍,拼馬匹的原始打仗方法,兩邊的損傷都差不多。

打的最後,其實就是在拼對方的後期補給,在拼誰先拿下對方大軍將領的首級。

一段近五分鐘的慘烈打仗劇情之後,戰爭進入了尾聲。

當然,真正的戰爭不可能只打五分鐘。

但電視劇中拍攝,一般只會拍幾分鐘而已。

畢竟這麼宏大的場景,一分一秒都是錢。

一場戰後,溫太保整頓軍隊,調養生息。

而這邊的軍報也被同步送到了大夏朝的都城,送到了溫子仁的手中。

整個朝廷上下,除了武官之外,剩下的文官都是他的人。

想要看到前線的軍報,太簡單了。

這一看,溫子仁皺起了眉頭。

他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不能太過於操心。

但他和兵部的官員商量之後,一致認為這場仗不能再繼續打了。

國家耗不起。

這些年,溫太保自己在外打仗,打得爽了,一點都不關心國庫裡還有多少錢。

打的時間越久,軍隊的消耗越大,後勤必定會跟不上。

到時候,大軍少了補給,幾十萬人沒有糧食吃,總不能餓著肚子上去打仗吧。

這還不是關鍵。

關鍵是,馬上要入冬了。

邊境外的草原一到冬天,又是大風,又是大雨,甚至還有大雪,各種稀奇古怪的天氣層出不窮。

這種天氣下,大夏軍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