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也死的那一刻,這一集的彈幕滿屏都是:游龍當歸海。

這五個大字,既是對自來也一生的肯定,也是對這位豪傑結局的感嘆。

陳明反覆看了好幾遍。

這一集,真的值得反覆看。

看第一遍的時候,陳明習慣關了彈幕。

但看第二遍,

陳明便看著滿屏的彈幕,重溫著經典畫面。

這些彈幕都是哭泣的表情包,讓陳明不由跟著發了一個同樣哭泣的表情包。

“游龍當歸海,一生失敗的自來也還是死了。”

“好喜歡這個角色,死了太可惜了!”

“意難平啊!他明明一直在盡全力去做,但每件事都沒有稱心如意。”

“自來也像極了我們,努力但不代表一定會成功。”

“這種人才是現實最真實的寫照吧.......”

動漫裡面的劇情其實也有一些人生的道理存在。

很多人從自來也的一生聯想到了自己,覺得很是悲哀。

努力不代表成功。

這才是最讓人悲哀的事情。

當然,

讓人悲哀絕對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是在悲哀中看到希望。

很快,

不少動漫粉又打起了精神。

“自來也不算完全失敗,他還有鳴人。”

“沒錯,鳴人可是妥妥的主角,最後絕對會成功的。”

“我期待看到大結局的那一刻,那個場景才是對自來也一生最好的完結,最完美的句點。”

看到這裡,

陳明也隨大流的發了一個:“俺也這麼覺得。”

發完這句話,陳明自己都笑了起來。

被自己逗笑了!

一部動漫裡面肯定不可能只有傷感。

就像《大夏風華》中,故事的篇章波瀾壯闊,但其中的起起伏伏,肯定有笑有淚。

情緒的不斷變化和遞進,才是一部優秀影視作品的標準。

動漫也算是影視作品的型別之一。

自然也能用這個標準去評價。

回到動漫中。

自來也的去世讓很多追番的人一邊傷心的時候,一邊升起了棄番的心思。

這才三百多集,就死了一個最喜歡的角色。

這要是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