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的錄歌在繼續。

但京都考古圈炸開了鍋!

看完《雲頂天宮》之後,易教授總覺得自己在哪裡聽過東夏國這三個字。

但就是想不起來。

直到另一位教授提醒他:東夏兩個字出自《華史通鑑》裡的《察可兒式部落概述》。

但據記載,東夏國並不是國家,而是一個小部落。

名為:東夏族。

這個族群距今約五百年到六百年,生活在高冷平原地區。

華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都沒有出現過其他國家的影子,但是有很多部族的身影,其中東夏族就是比較神秘的一個。

野史記載:

東夏族雖然歸順華國,但本身處於遊牧狀態,四處漂泊,所以這支部落最後在哪裡徹底消失,誰也不知道。

當然,也因為它是一個小部落,所以僅僅只是出現在野史中而已。

甚至,華史通鑑裡的記載也只有兩三句話而已。

易教授看著古籍中記載的東夏族,陷入了沉思。

許久之後,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去長白山脈探查一番!

說不定,那邊真的有什麼發現。

但這其實是一個很衝動的決定,畢竟他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長白山山脈那邊存在古墓。

就算他提出來,可能考古研究所的人也不會理會。

思來想去,他決定自己一個人先去長白山脈看一下。

一個上了年紀的教授要去常年積雪的長白山脈,這可把他的學生急壞了。

最後,易教授帶了兩名學生,前往長白山脈。

如果是直接飛躍長白山脈,那很簡單,中洲和北洲之間的航班很多。

但這一次,他是要前往長白山脈。

所以,三人只能在距離長白山脈最近的一座中洲城市降落,再僱車慢悠悠的往長白山脈駛去。

考古研究所的人不懂風水,也不懂堪輿之術。

他們探尋古墓的方式很原始,要麼等群眾們上報;要麼就是全憑運氣。

但有了洛陽鏟,他們的底氣足了很多。

這個工具是經過檢驗,確實有用的。

但厚厚的積雪,讓洛陽鏟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教授,要不回去吧。”

“就是說,那只是虛構的電視劇而已,當不得真的。”

“這裡這麼冷,你要是凍病了,就出大事了!”

......

兩名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