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他陳明創作的?”

劉奕羽在心裡問自己。

她不是看不起陳明,相反,在她心中,陳明的地位非常高。

但這首古風歌太驚豔了!

驚豔到超出了大多數古風創作者的水準。

但問題是,陳明他不擅長古風啊!

據劉奕羽的瞭解,陳明從出道到現在,只發布過三首古風歌,一首是《囍》,一首是《赤伶》,另外一首是《辭九門回憶》。

其中,《囍》和《赤伶》的知名度最大。

而《辭九門回憶》是作為《老九門》電視劇的主題曲,進入大家的視線中。

所以,《辭九門回憶》的知名度不是很大。

當然,這裡只是說陳明自編自唱的古風歌。

還有一些古風歌,陳明創作出來,沒有選擇自己唱,而是讓國風堂的藝人去演唱。

那些古風歌總體上的質量都是中規中矩。

起碼,劉奕羽覺得那些古風歌不算很出彩。

正因如此,劉奕羽下意識的覺得,陳明在古風歌方面的天賦不高。

當初他創作國風堂,可能更多是想培養古風歌的人才,就像是蔡一清老先生當年那樣。

可現在,陳明用行動打了她的臉。

陳明不是不擅長古風歌,而是他懶得創作古風歌。

仔細想想,其實很容易想明白其中的門道。

劉奕羽擅長創作傳統情歌,現代情歌一般只追求引起共鳴的感情。

在情感共鳴的基礎上,

稍稍潤色一些歌詞的措詞,一首情歌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這裡面的工作量不算很大!

因為情歌裡面的歌詞都是現代白話文,通俗易懂,不會像古風歌那樣追求華麗的辭藻。

而創作一首古風歌,太麻煩。

說白了,沒有點文化底蘊的人,寫出來的古風歌歌詞就像是在無病呻吟,完全讓人不明白想唱什麼。

光是作詞這方面,古風歌就要攔下一大批音樂人的步伐。

劉奕羽很清楚。

讓她來創作古風歌,可能兩三年都完成不了一首。

這是天賦使然,也是自身能力的限制。

最恐怖的是,陳明一次性寫了三首古風歌。

而《風箏誤》只是其中一首而已。怪物!

在劉奕羽的心中,陳明這個名字逐漸和怪物兩個字掛鉤。

一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