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寶藏藝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用唱的形式來背誦古詩詞,是一個簡單快速的辦法。
陳明沒有穿越到華國之前,很多初高中的學生都會為背誦大篇幅的古詩詞而感到煩惱。
尤其是一些著名的詩詞大家,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這些大詩人生平最喜歡的寫詩。
他們張口便是一個盛唐;後世的學生們悲催的是很多個盛夏。
這種痛苦,華國的學生體會不到。
華國的語文試卷中,古詩詞的考試佔比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數情況下也是現代詩詞為主,不會出現古詩詞。
只因為,
華國古代沒有人寫詩。
前世,
陳明作為萬千學子中走過來的一員,也體驗過背誦詩詞的痛苦。
如果是短一點的詩句,背誦起來還容易一點。
一旦遇到《琵琶行》這種,真是讓人頭大!
但陳明也很慶幸!
正是因為中國繁盛的古代文化,這才讓陳明如今來到華國之後,在古風造詣上領先其他人一大截。
周亦可是地地道道的華國人。
所以,
他見到《琵琶行》的第一眼,絕對是男腦殼疼。
一般來說,
正常的歌曲都會有歌詞重複的部分。
比如副歌部分的歌詞重複。
但《琵琶行》沒有!
從開頭到結尾,這首詩一點重複的語句都沒有。
這就讓周亦可非常的頭大。
陳明理解周亦可的痛苦,但他沒辦法幫周亦可,因為他也是經歷這種痛苦過來的人。
好在,
現在的周亦可找到了唱詩的感覺。
他將自己獨一無二的古風天賦融入到《琵琶行》中,不再對裡面苦澀難懂的詩句感到吃力。
這一刻,陳明心裡滿是感慨。
有天賦的人就是如此!
當然,這並不妨礙陳明在心裡罵周亦可是豬。
三個星期都沒有背下來一篇古詩詞,這不是豬是什麼?
這要是放在中國的初高中課堂上,周亦可每天上語文課都要去外面罰站才行。
第一遍試唱,非常順利。
陳明的唱功依舊線上,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刻意去展示自己的唱功,只需要將心神沉澱下來,用心去演唱就可以了。周亦可屬於超常發揮!
無論是戲腔還是正常的吟唱詩句,都做到了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