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

陳明都在忙著國風堂的籌備。

說實話,

陳明本打算將國風堂的成立拖遲到過年之後,畢竟他想在過年前好好休息一下。

但一休息下來,陳明卻又覺得很無聊和空虛。

想了一下,

陳明給周亦可打了一個電話,然後帶著自己的筆記本離開了蘇家。

京都,頤和家園。

蔡一清老先生的家就在這裡。

陳明和周亦可約好在蔡一清老先生的家裡碰面。

“周亦可。”

陳明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頤和家園小區門外的周亦可,還是一副冷冰冰的神情,似乎有人欠他錢一樣。

陳明已經習慣了。

周亦可看向陳明,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我還以為你的國風堂要到年後了,沒想到你這麼著急。”

陳明尷尬的笑了笑:“趁著沒事,就先把一些事情做完,不然過完年,還有一大堆事要忙。”

周亦可點了點頭,領著陳明走入小區內。

前往蔡一清老先生家的路上,周亦可簡單給陳明介紹了一下蔡一清家庭情況。

蔡一清膝下無兒無女。

但他有三個徒弟,周亦可是最小的那位。

前兩個徒弟已經出師很多年了,現在在其他城市的打拼,周亦可也沒有見過。

所以,

蔡一清老先生家裡很冷清。

用我們傳統的話來講,就是孤寡老人!

正因如此,

周亦可這幾天一直都和蔡一清老先生住在一起,也算是陪老人家解解悶,打發打發時間。

陳明心中瞭然。

看來蔡一清老爺子的生活過的不是很好,外人看來,蔡一清是古風歌曲大家,是響噹噹的名人。

但實際上,他的老年生活過得很冷清。

兩人來到一處僻靜的大門前,這裡的小區結構和一般的小區有很大不同。

沒有高樓聳立;

沒有城市喧囂。

似乎,

這裡是專門為老年人修建的退休小區,每一棟房子都自帶庭院,相當於一處小四合院。

“老師,陳明來了。”

周亦可走到蔡一清的身邊,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