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掀起傳統熱(第1/4頁)
章節報錯
民國二十六年。
有一處縣城名為安遠縣。
縣內有一處戲院,放在以往,老老少少,總會搬出三兩板凳,喚上親朋摯友來到臺下,只為聽戲。
這一日,
日本軍兵殺了進來,叫出戲班的臺柱子,名為裴宴之。
臺上,裴宴之戲服著身,唱著戲。
臺下,日本軍兵大口吃肉喝酒。
戲未完!
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整個安遠縣,裴宴之從此不在人間,而那群日本軍兵也一同消散。
《赤伶》,說的是戲子的故事,說的也是裴宴之的故事。
戲子雖卑微,心卻熱忱!
陳明第一次聽到《赤伶》這首歌的時候,只覺得好聽。
可當他了解到歌背後的故事之時,他將這首歌深深的烙印在了自己的腦海中!
華國祥和平靜。
但中國經歷了多少艱辛和坎坷才發展到盛世......
所以,陳明心中的一腔憤情,無人能懂!
“我名裴宴之。”
“我是一名戲子。”
自那之後,
戲子二字不再貶義!
因為他一人撐起了整個戲曲的班底,他一人充當了最壯烈的那個角。
陳明久久沒有從思緒中回過神來。
忽然間。
陳明有些羨慕華國的人民,可能不經歷過這些,根本無法感同身受。
評審席,
吳有名微紅著眼眶,他從這首赤伶中聽出了一名處境卑微落寞的戲子,也聽出了陳明濃濃的哀愁。
蔡一清更是流下兩行熱淚,他們沒有經歷過那些戰亂紛爭的動盪年代,但曲中,字字催人淚。
彷彿那一刻,他們看到了燃火的山河,看到了庭院的戲子。
不知何時,
會場中響起了一道清脆的掌聲。
未過不久,掌聲匯聚成海,經久不息。
舒晴只覺得心中憋著一口氣,聽完這首赤伶,總感覺有著憋屈感,一腔憤慨無恥發洩。
而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評審,心中更多是辛酸和欣慰。
辛酸的時候, 戲曲被詬病至今,無人喜愛。
欣慰的是,陳明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