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京城高麗朝貢儲藏室裡,恆智管理著八百多萬兩白銀,不敢有任何疏忽,派人去五臺山找方丈請求僧兵支援。

五臺山方丈得知恆智在京城有重大的事情,於是派了一支僧兵前往京城。

這支僧兵前往京城的時候都頭戴蓑笠身穿布衣,為的是不引起路人好奇。

恆智和尚有了這批僧兵的支援,朝貢儲藏室裡的白銀有安全保障了。

且說清流派官員得知唐萱大敗沛縣的河匪,都著急不已商量對策怎麼阻止唐萱北上。

這批白銀裡面有徐階親戚地主家的埋銀,禮部尚書徐階的主意最有說服力。

徐階建議道:「在濟州河域打造九條跨河鐵鏈索攔截狼兵,一定能攔截狼兵北上。」

高拱顧慮道:「這個主意好,只是工部尚書是嚴黨的人,咱們打造九條跨河鐵鏈索需要工部的允許呀。」

徐階看了看張居正,緩緩道:「這個需要張大人想想辦法了。」

張居正胸有成竹品了一口茶,淡定道:「這事我可以想想辦法,最近皇帝和嚴嵩見面時間少了,我和皇帝見面時間多了,這段時間我舉薦的人皇帝都同意任用。

我正有一位門生需要安排,就把他安排到河道衙門當河道郎中去修理河道,有我撐腰工部尚書管不了他。」

眾人高興道:「這樣的話用鐵鏈索攔截狼兵可成,狼兵這次休想北上了。」

且說嘉靖皇帝回到紫禁城裡,因為嚴黨沒有按時完成任務沒有把白銀上交上來,嘉靖也暗自著急。

要是國庫空虛的問題不能解決,國家後面的艱難可想而知,不知道農民起義的風暴什麼時候爆發,不知道北方的外敵什麼時候入侵,大明還有沒有抵抗的力量。

當然更重要的是大內金庫,大內金庫要是補充不進來白銀,皇帝就要過苦日子了,這怎麼能行。

嘉靖心裡煩悶對修仙也暫時失去了興趣,於是回到紫禁城開始關注戰事。

他寫好了戚英和俞大猷的嘉獎聖旨,但是沒有發下去,就是給嚴黨留時間希望嚴黨能創造奇蹟。

然而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嘉靖的希望一天一天地失去,覺得嚴黨真的靠不住了。

半夜三更,他又把戚英和俞大猷的嘉獎聖旨從書冊底下拿了出來,放在油燈下反覆觀看,想象著戚軍和俞軍抗倭的場景。

銀子,銀子究竟去了哪裡?也許戚英和俞大猷很清楚,但他不敢確定。

嘉靖皇帝想召見戚英和俞大猷進京,但是東南戰事正處在焦灼狀態又少不了他倆。

局勢已經變得複雜了,亂插手誰曉得是好是壞?即使召見人一次也只能召見一人,究竟召見誰好?

嘉靖更想召見戚英,想和這位新起之秀面對面親近一下,讓他感受到皇恩浩蕩。

嘉靖在等待機會,找一個可以讓戚英進京的機會,其實還是在給嚴黨留時間少插手戰局。

次日,張居正進皇宮見嘉靖皇帝,按慣例彙報完吏部的工作,然後請求道:「陛下,京杭運河缺河道郎中,我想舉薦李大學士當河道郎中,管理濟州河域。」

河道郎中又不是大官,嘉靖皇帝同意道:「行,就按你說的辦,愛卿舉薦的人我信得過。」

張居正拿出委任狀,嘉靖皇帝在委任狀上批了紅。張居正跪下感謝道:「謝主隆恩!」.

嘉靖皇帝順便問道:「京城一個多月沒有下雨了,河南那邊如何,江南下雨了麼?愛卿知否?」

張居正回答道:「陛下,河南有雨蘇北也有雨,但浙江有一個多月沒下雨了。」

嘉靖吃驚道:「江南也有一個多月沒雨呀,朕是擔心旱災,這個點上千萬別

鬧旱旱災呀!」

張居正阿姨奉承道:「大明祥瑞一定會下及時雨滋潤乾旱之地。」

且說沛縣河域往上就是濟州河域,清流派官員按照徐階的指示,以修河堤為藉口,僱傭民工在濟州河域兩旁打造了九對鐵樁。

清流派官員購買粗鐵鏈,把京城和青州城的粗鐵鏈購買一空,派鐵匠把鐵鏈安裝在濟州河岸的鐵樁上。

然後在河岸之間用舟船排列,每隔一段就設定一條船,將鐵鏈索一段一段固定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