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萱率軍駛離淮陰河域進入宿遷河域。她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了,不時拿著望遠鏡觀察遠處河岸的動靜。

宿遷河域也有一股河匪,但規模和實力比不上淮陰河匪。

宿遷河匪是跟著淮陰河匪走的,因為宿遷縣令和淮陰縣令是一夥的,所以宿遷河域的河匪也要攔截狼兵。

宿遷河匪聽到淮陰河匪被明軍追殺,不敢武力襲擊和阻截狼兵了,想改為水雷阻截。

但河匪沒有水雷,官府嚴禁河匪使用水雷,因為水雷不長眼睛誰碰誰死,所以軍方有水雷但嚴禁賣到土匪的手裡。

此時明朝的火器製造坊已經發明出水雷並且製造出來了。

明朝海禁屬於弛禁並非是閉關鎖國,和國外有文化商業和生產技術的交流。

明朝禁止民間發展機械,但並沒有禁止軍事技術的發展。畢竟北方的騎兵虎視眈眈,明朝不會笨得自廢武功。

明朝在軍事技術方面是有創新的,比如水雷最先就是明朝火器製造坊發明的。

明朝製造的「水底雷」,是世界上第一枚水雷。

這種水雷用木箱做成雷殼油灰粘縫,用繩索連線控制深度,水面上系一根棍枝隱藏,這是明朝最早的水雷。

還有一種定時爆炸水雷叫做「水底龍王炮」。這種水雷用牛脬做雷殼內裝火藥,用香點火作引信,憑藉香的燃燒時間來定時引爆水雷。

這種定時水雷主要用於特殊的小規模任務,對於廣西狼兵大規模船隊來說,定時水雷無法做到定時襲擊。

明朝火器工坊還製造有一種水雷,叫做「混江龍」水雷,這種水雷透過與戰船底部接觸摩擦進行引爆。

這種水雷明朝主要佈置在高麗海域,防止倭寇侵犯高麗。

季金的水師曾使用混江龍水底雷擊沉倭國一艘大型福船,被高麗國記載在史冊裡。

明朝火器坊還設計有一種陸地式的地雷叫做觸發式地雷。

這種地雷用鋼輪壓火擊發引爆火藥炸開鐵殼。明朝陸軍廣泛裝備了這種地雷,在實戰中少有的非人工引爆的觸發式地雷。

宿遷河匪找地方官員要水雷阻截狼兵。地方官員得知河匪需要一批水雷,利用官場關係從山東火器製造坊運出了一批水雷送往宿遷。

宿遷河匪得到水雷後在河道中佈置混江龍水雷。民船過往時有匪兵引導民船安全渡過水雷區,當然河匪會趁機敲詐勒索一把過路費。

要是有民船不肯交過路費,匪兵就不引導他們過水雷區,民船強行過往就會觸雷沉沒。

這個時候漁民告仗也沒用,因為地方官員在暗中支援河匪阻截廣西狼兵,阻止他們運銀北上。

唐萱率軍進入水雷區,前面的鷹船紛紛觸雷爆炸沉沒,一會兒功夫就炸沉了四艘鷹船。

唐萱發現有水雷大叫不好,急忙下令道:「全軍停止前進。」

狼兵停在水雷區前面,唐萱下令水兵潛入水裡排雷。狼兵也是會水性的,能夠潛進水裡排雷。

但排雷是一個高度危險的活速度快不得,弄不好就會意外爆炸,所以狼兵的排雷速度註定快不了。

就在狼兵排雷的同時,河匪也在佈置新雷。佈雷的速度那比排雷的速度快多了。

這邊剛排雷幾個,那邊就新佈置水雷幾十個,這麼排雷下去何時是個頭呀!

唐萱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無奈下令停止排雷。狼兵停止了排雷,匪兵也就停止了佈雷。

就這樣狼兵被阻截在水雷區前進退不得,唐萱急在眉頭愁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