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

聽完江楓的分析,趙睿澤不免驚出一身汗。

是啊!

剛剛B超上面顯示的清清楚楚,闌尾附近有氣體,結合腹股溝疝來看的話,那就通了啊!

人體內臟器或者組織,離開了正常解剖位置,而透過一些先天或者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者空隙進入到另一部位,就稱之為疝,

腹股溝疝就是指腹腔內臟器透過腹股溝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

腹股溝區是位於下腹壁與大腿交界的三角區,其間有腹壁下動脈。

根據疝環與此動脈的關係,腹股溝疝又分為斜疝和直疝。

從該動脈外側突出來的為斜疝;從該動脈內側面突出的是直疝。

一般來說,斜疝多發於兒童及青壯年男性,直疝多發於老年男性。

在我們腹股溝這裡,原本就有一個潛在的間隙,因為精/索從這裡穿出進入陰/囊,如果腹腔裡面的腸道、組織也擠入這個間隙,跑到體表來,甚至掉入陰/囊,這就是腹股溝斜疝了。

而當斜疝出現時,闌尾周圍就會出現一小塊空間空了下來,就可能被氣體所佔據。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B超上面顯示闌尾周圍有氣體的原因。

“那個,江總,但是我們剛才不是檢查過了,他的腹部上面並沒有突出來的腫塊啊!”

趙睿澤穩了穩心神,說出了自己的疑問,跟江楓探討起來。

腹股溝斜疝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股溝這裡會有一個突出的腫塊,摸起來會有一點脹痛,此外可能並沒有別的不舒服了。

如果腫塊能夠自動縮回腹腔,不造成嵌頓,那一般不會引起大問題。

但如果腫塊被卡住了,動不了了,或者越來越大,那就可能造成壓迫缺血,時間長了疼痛會加重,乃至缺血壞死,那就麻煩了。

“那說明這個斜疝還沒有引起特別大的問題,沒有造成欠頓啊!”

江楓擠了點消毒凝膠,擦在手上後,再次摸了摸患者老白的右下腹,除了麥氏點的按壓痛,確實沒有發現異常。

腹股溝斜疝沒什麼好說的,跟闌尾炎一樣,逮住一個就手術,直接把薄弱的地方修補好,堵住出口,自然就不會再犯病了。

“當時的疝氣是保守治理,沒有進行手術吧?”

江楓開口問道。

“當時我老公是喝了幾天中藥,因為不見發作了,所以也沒再管了。”

女人回答道。

“那這樣,我們現在確定你老公有闌尾炎,但是不確定這腹痛是否只是闌尾炎引起的。”江楓想了個法子,開口道:“所以,如果手術的話,可以不可以切口往下再拉大一點,看看是否有腹股溝斜疝。”

江楓說的法子可以說是相當差勁了。

哪有這種法子來驗證的啊!

但是,如此差勁的方法卻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了。

因為,如果用B超檢查的話,因為氣體的存在,很可能也僅僅提示可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