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這就進手術室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愣著幹啥,快幫我一起推上去啊!”
趙睿澤看到江楓愣在救護車前,趕忙催促道。
“噢……好!”回過神來的江楓建議道:“……那個趙醫生,讓小海的頭對著車後門躺著更好吧!”
聽到江楓的話,趙睿澤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點頭道:“那咱們調個個。”
當懷疑患者體內出血時,頭應與救護車前進的方向相反,可以避免由於加速作用導致患者進一步失血。
作為在臨床待了七八年的趙睿澤自然是知道的,但今天著急轉運患者,一下子沒有注意到。
當江楓等人把移動平床抬進去後,本來就擁擠的救護車更是滿滿當當,連個坐的位置都沒有,還得給小海等三位患者進行搶救。
說是搶救,實際上也就是嘀個體溫、測個血壓、量個血氧、上個呼吸機、貼個心電圖、包紮止血罷了。
熙瑩鎮醫院的救護車,準確的應該叫轉運車,是那種為基礎處理、觀察和轉運輕症患者而設計和裝備的救護車,裡面並沒有配備其他的救援裝置與藥品。
因此,能進行的搶救手段十分有限。
這三位患者的情況都不算好。
不過,結合各項生理指標來看,最差的卻是看起來情況最輕的小海。
疾病的嚴重程度,是不能看錶象的。
雖然小海沒有哭天搶地的喊痛、雙腳有肉眼可見的骨折,也沒有山呼海嘯的嘔吐、頭上有流著涓涓細流的血跡。
但是,從各項生理治標上看,小海的體溫、血壓、血氧、心跳……離正常值的差距是最大的。
也就是說,小海才是距離死亡是最近的那個。
“老馬,再開快點兒啊!”
趙睿澤眼睜睜的看著小海的血氧從百分之八十在不到兩分鐘內就下降到了百分之七十,再次催促起來。
“得嘞,各位穩住了啊!”
老馬是救護車司機,名叫馬六甲,熙瑩本地人,對鎮上各個路口的情況瞭如指掌,知道哪個路面有坑窪、哪個路口不堵塞,‘使用者體驗’極佳。
話音剛落,江楓就感覺自己飛起來了。
一秒。
兩秒。
三秒。
……
很快,救護車就來了個瀟灑的蠍子擺尾。
“開門,下車!”
在停下來的一瞬間,趙睿澤就開啟了車門。
“主任,這老太太頭部出血,有嘔吐現象,應該是有血腫……”
“……這男的是大巴車司機,右小腿閉合性骨折,左腿外上髁撕脫性骨折……”
“……主任,這個小孩腹腔出血性休克,血壓低,心率慢、血氧量只剩百分之六十幾,是直接拉手術室進行剖腹探查,還是先掃個全身CT,看看情況?”
趙睿澤跳下救護車,來不及伸一伸腰,直接跑去向一位頭髮泛白、滿臉皺紋的醫生進行彙報。
他嘴巴不停,力求用最短的時間說出更多的資訊,讓上級醫生能夠儘快瞭解患者病情,從而能夠儘快做出判斷。
這是每個急診醫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時間就是生命!
哪有那麼多時間來耽誤啊!
“打電話給腦外、骨科的主任來會診,這兩個成年患者直接交給他們來處理,建立兩個靜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