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因朝每次打電話過來的時候,都聽到許則歡在寫稿。他覺得她久坐不動,建議她增加鍛鍊。於是,每天早晨,她都爬起來,去附近的體育場走圈。來回走上七八圈,運動量就夠了。

只是秋天,氣溫已經下降了。能夠堅持早起的人不多,經常會遇到一些大爺大娘。平安縣的人不愛運動,年輕人都貪睡。只有歲數大的人才會起來,後知後覺地開始鍛鍊。

許則歡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經加入了中老年人的隊伍。那些大娘們喜歡結伴,經常三個一群,兩人一夥,邊走邊聊天。只有許則歡獨來獨往,葉明媚根本起不來,馮文靜呢,在飯店呆的時間晚,經常睡不醒。

她一邊走,一邊構思著近期要寫的劇情。準備明年放在網上的網路小說,肯定要寫到一百萬字以上的。其實對於穿越來說,有太多她讀過的小說可以借鑑。只是,許則歡不想那麼做,她只想寫出屬於自己的情節。

不過,有些大娘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她即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也是能聽到的。這不,一位大娘就對另一位說:“你家前面那排平房還沒賣出去呢?”

“誰買啊?面積那麼大。再說了,房子質量也不太好,想要住的話,得好好收拾才行呢。”

“不會吧?不是有人想買了當廠房嗎?”

大娘嗤之以鼻:“是有人考慮過,不過那怎麼說也是學校曾經的資產,總得透過公家的渠道吧。可你知道,現在咱們這兒哪有什麼小廠子。本地哪有想買的人,也沒有那麼多錢啊。再說買到手裡也是個事兒,你不得收拾呀。”

“確實。你說兩個學校非合併啥,要不也不能剩下這麼一排平房,太可惜了。”

“還不是因為七小這邊的孩子少,沒有必要再辦下去了。合併也是好事,雖然學生上學遠了些,但六小的教學質量和老師好啊。家長都挺高興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七小那邊,現在是荒涼偏遠了些,可是早晚還是會拆遷的。許則歡調動了一下記憶,感覺那邊有些位置,拆得並不算晚多久。

她做事並不拖延,吃完早飯,就獨自去看房子了。通常沒有把握的事情,她都是自己去打個前站,並沒有告訴馮文靜和葉明媚。

冬天了,荒棄的校園有些荒涼。尤其是那些光禿禿的樹木,看起來尤其悽惶。許則歡前世並沒有來過七小,現在有些明白了,為什麼一直沒有賣出去。這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對於普通居民來說,校園那些教室有些多,不可能由一個人全部買下。而零碎地賣,又是不太可能的。

對於想做廠房的人來說,這學校又有些小,不夠局勢。許則歡先想到了服裝廠,在這裡加工服裝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她又想到了弟弟和鄒冰辦的培訓班和寄宿服務,顯然在這裡辦班可以,不過學生若是在這住的話,離他們的學校太遠了。

許則歡不知道上哪去問,只好打車去了教育局。不過,人家聽了她的問題,也覺得茫然,大概是不管這事,讓她去問領導。

領導說,一般廢棄的學校會改成公園或健身場所,或者有其他安排。反正他們是沒有權利向外出售的。如果許則歡想租的話,倒是可以研究一下。

她並不想租。可能是有些懶,最討厭的就是搬家。雖然有馮文靜和葉明媚,她倆都擅長做事,她還是嫌麻煩。

幸好沒有提前告訴馮文靜,否則,就是兩個人的心情波動了。許則歡心裡想著,恰好小馬哥打電話過來。問她在忙些什麼,中午要不要去平安鐵鍋燉吃飯,聽說元修出差了,他是聽別人說的,訊息絕對準確。

許則歡:“不想去。”

“他不在,你不正好去看下敵方情報嗎。”

許則歡本來心緒低沉,聽他說完,都笑了:“刺探軍情?”

“是啊,我沒說好。”

許則歡跟他說,自己剛剛去研究了廠房,可惜沒有成功。

小馬哥:“你要開廠子啊?”

許則歡跟他解釋,裁縫鋪的員工越來越多,總得需要地方安置。最好一勞永逸,她不想整天折騰。

馬亮:“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來了。我家有個親戚開了一個醬菜廠,不過總賠,他就不想幹了。倒是有好幾間房子呢。就是位置遠點,在城北,都出城了。”

許則歡一問,原來是她回家時會經過的小樹林,那周圍有些簡單的木屋。不知道有沒有產權證,感覺荒廢很久了。這片地方變化不大,直到二十年之後,也沒有拆遷的跡象。

她第一印象是不喜歡,可是聽馬亮一片熱誠,不好意思說不考慮,只說再想想。馬亮:“那我再幫你詳細問問,然後咱們可以抽空去看看。”

很快,他就又打來了電話,說房子全部有手續,價格也好商量。問許則歡:“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我正好有時間,可以用摩托車帶你去。”

“你還會騎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