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弟弟回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冬天,雪特別多。 等到下午,許則歡去火車站接弟弟的時候,雪還在漫天飄飛著。她不由得想起了文因朝。如果能和他一起,漫步在雪中,這樣的風雪也沒有那麼寒冷了吧。如果能和他一起聽踏雪的聲音……
她總是這樣,隨時隨地都能想起他來。
臨來火車站時,媽媽非讓她帶著爸爸的軍用大衣:“你弟弟上學的地方怎麼說也在咱們南邊,肯定沒有這麼冷。他剛一下火車,恐怕受不了,立刻給他裹上。”
許則歡不想帶:“媽,我倆打車回家,你擔心啥?”
“那也得從出站口,走到路邊,才能坐車啊?”
“還不到一百米……”
“你聽不聽話?怎麼還學會犟嘴了呢。你要不帶著棉衣的話,把你老弟凍感冒了怎麼辦?要不,我也去接他吧。”
“別,哪用那麼興師動眾的呢。我去就行了,你不是說,要給他做好吃的嗎?”
“恩,他說在外面什麼都不想,就想吃我做的白菜豆腐卷子。這不,我和你爸起早做的豆腐。比外面賣的豆腐正宗,滷水的。豆腐卷子還是現蒸的好吃,估計你們快回來時,我再蒸上。”
許則歡到底還是帶上了棉大衣。這個沉啊,感覺自己都變傻了。不過,文因朝給她打電話時,聽說了這件事,還笑道:“這是沉甸甸的母愛。”
一聽到她在外面走呢,他就趕緊把電話掛了,怕她接手機,凍手。
而許則歡剛跟他通完話,就發現手機沒電了, 自動關機。其實,電量還滿滿的呢,就是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下,凍的。畢竟那些手機,不是為他們這種高寒地區預備的。
弟弟下車這個時間,是兩點多。冬天接站本來就冷,沒想到,火車還晚點了。許則歡凍得不停地走來走去,心裡感嘆,這要是有個車就好了。這個年代,有車的都屬於有錢人。不像後來,她的同事們,幾乎家家有車。問題也跟著來了,連小縣城都開始堵車,找到了大城市的感覺。
足足晚了二十多分鐘,她等的那列火車才進站。許則歡擔心母親在家著急,媽媽本來就是個急脾氣,再加上她的手機打不通,媽媽恐怕就更心急如焚了。
她開始和其他等著接站的人一樣,辨認著走出來的旅客。只是,她沒有想到弟弟這麼醒目。等他真的走出來時,其他的人都是他的背景。雖然她一直知道,弟弟是學校裡的校草,有名的帥哥,但她已經淡忘了弟弟年輕時的樣子。此刻一見,還是震撼了:比起中年時的英俊,現在的許則明更有朝氣,就像是哪個韓劇裡走出來的鄰家花美男。
當然,許則明不會打扮,穿得還很樸素。只是深色的棉服,和簡單的牛仔褲。可是這樣的衣服,也分誰穿。他穿上,就格外的好看。
他也在人群之中發現了姐姐,奔了過來:“姐!”
這才把許則歡喊醒。她就很納悶,都說她和弟弟長得像,為什麼許則明是校草,她不是校花呢?難道是因為,她唸的是衛生學校,全班一個男生都沒有,漂亮的女生太多了?
“姐,你怎麼拎這麼大一個袋子啊?”
許則歡:“當然是咱媽給你準備的。”她二話不多,掏出裡面的棉大衣,就給許則明披上。頓時弟弟從小鮮肉,成了鄉村版的閨土。
“哎,這也太誇張啦。不過可真暖和啊。”
兩人很快打到了車,計程車司機還想去拉別的客人,多湊一個人,多收一份錢。許則歡:“現在就開車吧,我再給你一份車錢。”
弟弟勸阻:“不用吧,咱倆可以再等一會兒。”
“我怕咱媽著急,你知道媽的性子。”許則歡心裡還是很高興的,弟弟挺會過日子,他一直靠譜。主要是爸媽教育得好,讓她這個當姐的,都跟著省心。
事實上,最不省心的人,其實是她呢。
後來,成家後的弟弟,總盼著姐姐也能在感情上安定下來。連小侄長大後,都會追著離婚的許則歡問:“姑姑,你為什麼不結婚?別人家的姑姑也不結婚嗎?”
回憶起這一幕,她苦笑。
弟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正在問家裡的情況:“咱爸真的去學修理家電啦?我都沒有想到,你能勸動爸,你太厲害了……”
“咱媽還跟著我學寫作文呢?這幾天,她也跟著聽課,都有點上癮了。說她怎麼也比那幾個小孩聰明,昨天還寫了篇習作給我看。”
“媽寫得怎麼樣?聽說媽上學時是學霸呢,可惜她們那個年代不高考,等恢復高考時,她都畢業好幾年了。沒趕上好時候啊。”
“比我想象的要好。”許則歡由衷地說:“我也沒想到,媽寫得還挺有意思的。就是平鋪直敘了點,架不住那些事兒有意思。”
“等我回家,我一定看!”
姐弟倆說說笑笑就到家了。剛走到院裡,就聞到了飄出來的飯菜香味。許則明陶醉地吸氣:“真香啊,還是回家好。”
媽媽早就聽到動靜迎了出來,埋怨道:“怎麼才到?我都擔心死了,以為出什麼事兒了……”
“能出啥事兒啊,就是火車晚點了。媽,以後遇到類似的事兒,你別胡思亂想,啥事都沒有的。”許則歡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