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父母進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知子莫若母,知母莫若女。閨女說忙著教課,爐子也生不好,經常挨凍。飯也沒時間做,經常不吃晚飯。許母一聽就急了,匆匆忙忙把家裡收拾了收拾,就催著老伴,開著四輪農用小毛車,拉著家裡的東西,就來縣城了。
許則歡跟單位說了一聲,來幫媽媽收拾東西。其實平房裡,處處都是文因朝和她的心血。她不但給父母準備了大件的生活用品,甚至連一些小東西都置辦齊全了。像香皂盒、牙刷、冼衣粉……
本來以為,爸爸媽媽只要帶著隨身衣物就好。沒想到,這可真是搬家,一車斗都裝得滿滿當當。許則歡一看,媽媽用舊棉襖包著那些怕凍的白菜土豆,甚至還拉了一缸酸菜,都凍得有冰碴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再有就是一些她覺得沒什麼用的東西。看到媽媽也零零碎碎地從車上倒騰了下來。什麼衣服毛毯、電視和VCD;甚至是小板凳、癢癢撓、拔火罐的玻璃瓶……
一家人足足忙乎了大半天,各種東西才算勉強就緒。媽媽不喜歡許則歡掛在牆上的書法,說哪天去買幅年畫回來換上。還對東屋的教室進行了改良,非說她坐的椅子涼,把在家就用縫紉機做好的椅墊鋪上了。真是親媽,連椅墊裡都絮了鵝絨。許則歡一摸就知道了,鵝毛根本不會這麼柔軟。
媽媽還給她做了一床鵝絨褥子。想讓她晚上就睡在這裡,別回家了。許則歡不打算和爸媽一起住,覺得太受拘束。比如,她要是想貪黑寫小說,媽媽肯定不讓,還會跟她各種講熬夜的壞處。
她可不想天天聽媽媽嘮叨。再說,她還想每天和馮文靜聊天呢。媽媽是那種熱鬧的性格,用不了幾天,就能交到新朋友。對這點,許則歡非常有信心。之前媽媽就是,來縣城沒多久,就和一大幫老太太混熟了,每天都有人找她打撲克,還有人找她一起散步,忙得不可開交。
許則歡本來打算,剛來的第一天,領爸媽去外面吃點好吃的。她記得爸爸六十多歲以後,最喜歡下飯店,跟小孩似的。
沒想到,現在的媽媽還有精力,剛到這兒,就張羅著在家做。許則歡抗議:“多折騰啊,再說,還得去買菜和買肉。”
“這不比夏天干活輕巧多了?人啊,真是沒有遭不了的罪,沒有享不了的福。”媽媽說。“你累你歇著,我去買。”
許則歡怎麼可能讓媽媽累著,自己麻溜去了。再說累,都分不清到底誰是老年人了。
第二天早上,她多睡了一會兒,結果手機震天響。媽媽說把農村的電話挪過來了,已經辦好了相關手續,試試好不好使。還問她怎麼半天都不開機,還以為她出什麼事兒了。
能有什麼事兒。以前媽媽在鄉下,不能盯得這麼緊。現在可好,就近監督呢,一再告訴她,要早睡早起。
連馮文靜都沒有這麼麻煩。馮文靜早就知道她的生活規律了,一般不打擾她。要是起得早,有時會煮點粥,拌個小鹹菜,把買來的包子幫她熱在鍋裡。
媽媽讓她中午過去吃飯。她懶得往那邊折騰,結果媽媽好像很失望的樣子。許則歡只好說:“那我晚上過去。”
結果,才下午四點多,爸爸就打電話過來:“你什麼時候下班啊?”
“五點。”她醒悟過來,難道爸媽在等自己吃飯嗎?冬天的時候,父母在鄉下都是吃兩頓飯的。通常是九點多才吃早飯,兩三點鐘吃另一頓。
她又趕緊追問:“爸,你們還沒吃飯呢?”
“是啊,等你呢。”
“那你們墊補一口,我馬上就過去。”看來,她只好早退了。要不,再把爸媽餓壞了。
“行,那我讓你媽現在就煮餃子。”
我天,媽媽還包餃子了。許則歡確實想吃餃子了,很久沒吃到媽媽包的了。外面賣的,有種說不出的不實惠,感覺連皮帶餡都是輕飄飄的,一點都不香,油放得還太多。
本來許則歡還打算把手頭的教案寫完。她一邊教學,一邊整理教授作文課的方法。將來可以教給弟弟,也可以出一本書。等到網課普及的時候,還可以做線上作文班,針對全國的學生教授作文課。
或者,影響力大的話,還可以開全國作文學校加盟班?
許則歡收起了本子,都塞進揹著的大包裡。冬天的天可真短,才四點多,天就有些黑了。現在單位紀律也不嚴,很多辦公室都沒人了,早已經鎖門。
她匆匆往媽家走。一邊走,一邊在想,給爸爸買點什麼。水果?昨晚去上課的時候,已經買了。倒是路邊的一聲吆喝,引起了她的注意:“糖葫蘆,又酸又甜的糖葫蘆!”
零下三十多度的氣溫,小販凍得一邊跺著腳,一邊仍舊在叫賣著。媽媽最愛吃糖葫蘆了,每年冬天,許則歡都會往家裡買一些。以前是坐車往農村捎,那些糖稀常常粘在塑膠袋上。現在都在縣城,往回家買就更方便了。
她舉著一把糖葫蘆往家走,感嘆現在物價可真便宜,才一塊錢一根。而很多年後,都已經漲到五塊錢一根了。什麼東西都漲價,賣糖葫蘆的小販也需要生活啊。
她進屋的時候,屋裡並不是想象的燈火通明,只有廚房亮著燈,媽媽在熱氣嫋嫋中忙碌著。見到她,媽媽就埋怨了一句:“又亂花錢!以後可別買了,挺貴的,我其實早就吃夠了……”
怎麼可能呢,對糖葫蘆,媽媽從來也沒有厭倦過。
前屋還黑著,爸爸在屋裡摸黑看電視。許則歡問:“爸,怎麼不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