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節目訪談(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則歡要參加的是一個訪談類節目。本來,省裡電視臺邀請她過去的,她說走不開。沒辦法,省裡只好派了一個主持人兼記者過來,外加攝像師傅。縣裡的電視臺也在配合。
去錄影的那天,她穿了那條文因朝送的裙子,外面套了長風衣。他陪她到電視臺,在現場坐了一會兒。事先,本地電視上播出了這次錄播活動,現場來了些觀眾。
許則歡也好奇,都會有誰來參加。結果往臺下一看,她笑了。好多都是後來的熟人,本地愛好寫作的文友們。當然,現在的他們,還和她不熟。想必是聽說她出版了書,感到好奇,才來看她的。
到底還是愛好寫作的人,對這事兒更感興趣。
她最關心的,還是前世最好的文友,和她極其相像的殷若沐。若沐正在下面坐著,還是那樣苗條纖瘦,衣著講究。她們有十歲的年齡差,若沐剛過三十歲,還很年輕,只是清秀而憂鬱。
她熱切地望著殷若沐,而若沐一臉困惑,大概是不明白,為什麼許則歡的目光如此熱情。
她苦笑了,自己根本不是熱情的人,別再嚇到殷姐。
文因朝都跟著看了殷若沐好幾眼。他坐在最後,在許則歡看來,卻是所有人的最中央。
“初次見你,人群中獨自美麗。”想起《男人幫》電視劇裡這樣一句臺詞,她又忍俊不禁。
看得出來,外地來的主持人對許則歡也很好奇,大概是沒想到,她會這樣不怯場。要提問的問題,事先早就交流過,一切不過是按部就班,顯得格外流暢。唯一會有些臨場發揮的情節,就是觀眾的問答了。
沒想到,第一個站起來問她的,恰好是殷若沐:“讀過你的那本小說,有很多感慨。可不可以問一個貌似簡單的問題,你是怎麼看待愛情的?和小說裡的觀點相似嗎?”
殷殷啊,我對感情是什麼態度,你還會不知道麼。許則歡在心裡怨念。前世她倆可是經常見面呢,常常在一起探討。
只是現在,還是初見。她也只能一本正經地回答:“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她情不自禁望向文因朝,見他也正專注凝視自己。心跳就慢了半拍。
已經有心急的年輕女孩站起來問她:“這句話出自哪裡?是你寫的詩嗎?”
許則歡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冒認。這是電影《怦然心動》中的一句話,不過這個電影,現在大概還沒有誕生呢。
“有人住高樓,有人處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鏽。
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她念出整首詩,又有些迷惘:“忘記了在哪裡聽到的。只是很符合我現在的心境。”
殷若沐正拿著精緻的小本子,記錄下這句話。原來這個時候的若沐,就已經喜歡隨身帶著一個小筆記本了。隔得有些遠,許則歡估計,她的鋼筆也是那樣特別。她喜歡一切細微的、美好的事物。
這一點和葉明媚很像。她們都是有些小資的。只有許則歡,相形之下粗糙得多。
“那,我想問一下,你能不能說說愛情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小說裡所謂的愛情,是不是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之上?”
許則歡眼皮一跳,看到提問的是丁琳。她這明顯是砸場子來的。
“每對情侶之間都是不同的,要區分不同的情況。比如,如果其中一方物質豐富,且不計較的話,可能會覺得,予人玫瑰,手裡餘香。但也要看另一個人的感覺,她是否可以自然接受。如果她覺得接納是一種負擔,也不會覺得愉快。”
“你說得太籠統了。我就想知道,是不是女人就可以在戀愛期間,心安理得接受對方的饋贈?”
“我想,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這其中涉及到很多可變的因素。像男女雙方的人品、性格、對金錢的重視度……你如果還覺得籠統的話,可以代入到不同的情況,想象一下。像你所說,這女人可以安心收下,那這基於她對自己,及對男方的一種判斷。可能她的判斷是錯的,也可能她的想法是對的。”
“不還是等於什麼都沒有說?或者是兩頭堵,話都讓你一個人說盡了。”丁琳不耐煩。
主持人意識到了火藥味:“這個問題到此結束,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丁琳卻不管不顧,繼續站起來:“我還有一個問題。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假如一個女人的閨蜜,擅長搶其他人的男朋友,那麼這個女人的人品,是不是也很值得懷疑?”
主持人:“我想提醒一下朋友們,今天的主題是探討許則歡的新書。大家請圍繞這本書,談一下相關的想法。”
許則歡想起小品裡的臺詞,丁琳這段能不能掐了,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