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兩相夾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轟!”
外城門轟然倒塌,大批蜀軍衝殺了進來。
自從拿下城樓高點,這城門的佈防便全部撤離,蜀軍得以安然進入。
但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要向內城門衝擊而去。
內城門的城牆並不高大堅固,也無城樓可供仰仗。所以,一旦打進去,便是與吐蕃守軍的正面衝鋒。
李恪高聲呼喝,讓先頭部隊稍作休整,後方的主力大軍前去攻城。
高原環境中,體力的合理分配很重要,若最前方的先頭將士只顧衝鋒,要不了多久,他們都會力竭。
巨大的攻城錘被扛了起來,繼續朝內城門衝鋒而去。
“轟!轟!轟!”
三聲撞擊聲響過,內城門也抵擋不住,倒塌下來。與此同時,吐蕃人的利箭已然射了出來。
蜀軍早有防備,他們頂起戰盾,扛著箭雨,向前衝鋒而去。
與此同時,城內的吐蕃人也衝殺而來,兩股部隊在內城門遭遇,猛烈廝殺起來。
蜀軍是集團作戰,以十人為一個小組,緊密抱團,有人負責扛盾衝鋒,有人負責持長兵突刺,也有人手持重錘巨斧,負責致命一擊。
這般組合衝擊,即便衝到人堆裡,也能有效抵擋來自各方的攻擊。
吐蕃大陣後方,也託正拼命驅趕著吐蕃將士上前,頂住蜀軍的第一波攻勢。
他已能看出,肉搏戰中,蜀軍的戰力更強。
但好在城門狹窄,吐蕃人不斷上前,憑藉著人數的堆積,也能暫時守住內城門。
這種打法,完全是靠人頭堆積,暫保城門不失。
但也託之所以敢這樣做,自然有其道理。
他是經驗豐富的戰將,自然清楚,吐蕃人最大的仰仗,就是這座高原。
在高原作戰,吐蕃人的體力絕對強於唐人。
別看蜀軍現在衝殺得勇猛,一時佔據優勢。
但只要吐蕃人頂住了第一波衝勢,蜀軍便會因不適應高原氣候而筋疲力盡。
而吐蕃人常年在高原生活,早已適應了氣候,到那時仍是生龍活虎。
這場對攻戰,越往後拖,對吐蕃人越有利。
也託估摸著時間,他算計到對方體力該有所減弱,又一次調動大軍,準備將蜀軍打出城外。
但這一次,他的算計並未作準,蜀軍仍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將這一波吐蕃人的反撲亞頂了回來。
“咦?這唐人竟有如此耐力?”
正當也託滿腹疑惑時,他又看見魅姬與朗日正帶著部隊支援而來。
也託大喜,趕忙向身後迎去。
他這裡仍有十多萬大軍,而朗日手中還有六萬守城軍,加起來,還能湊夠二十來萬將士,一定能將蜀軍打退。
可當他走近一些,卻發覺事情不大對勁。
那朗日與魅姬滿臉急切,大步快跑,看上去不像是在支援,反倒像是在逃亡。
他們身後的大軍也在奮力狂奔,陣型散亂不堪,還不時向後望去。
這架勢,顯然是有敵軍在他們身後追擊嘛!
這怎麼可能呢?
也託大感好奇,朗日等人身後,可是主城區啊!
難道這打箭爐已被蜀軍給滲透進來了嗎?
“快,快,蜀軍打進來了,快組織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