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擊敗了突厥之後,李恪就一直惦記著吐蕃。

吐蕃自松贊干布統一高原之後,一直是大唐的最大威脅,而且其位置離蜀地最近,一旦犯唐,蜀地必遭戰禍。

為了不讓自己的心血遭守吐蕃人的威脅,他必須要延緩吐蕃的發展。

他最終的目的,是一舉打上高原,將吐蕃納入大唐的領域。

現如今,吐蕃內部已隱有生亂的情況,這令得吐蕃向外擴張的進度停緩了下來。

李恪要等,等到吐蕃國內打作一團,等到與象雄半年之約到來。

到那時,各方一齊出兵,攻上高原,定能將吐蕃徹底打散。

要攻上高原作戰,並不簡單,兵士們不習慣於高原氣候,上去之後,戰鬥力肯定要大打折扣。

而平原戰馬一上了高原,也再難馳騁,李恪的騎兵部隊也會失去作用。

針對這些情況,李恪早已做了提前部署。

他早就開始徵兵,並將部隊帶到川西高原地帶,在那裡訓練,適應高原氣候。

這一次與吐蕃的貿易,他又用羊毛衫換來了大量高原戰馬。

一切準備就緒,他就等著細作回報吐蕃境內的訊息,隨時準備打上高原。

這段時日,吐蕃國內一直隱有戰局擴大的意味,大論論科日與諸部落之間不停徵戰,甚至連贊普松贊干布都出面調停。

在調停不成的情況下,松贊干布退出了明面上,但吐蕃大軍鎮壓各部的訊息卻不時傳來。

這顯然是松贊干布在借論科日之手鎮壓高原。

對此,李恪自然心滿意足,再這樣鬧下去,只怕吐蕃人都要鬧起來,那松贊干布的威信將蕩然無存。

正當他期待著吐蕃內亂愈演愈烈的時候,變故又來了。

這一日,正與長孫嫣在院中歇息,侍女前來通報,顧五有要事要彙報。

李恪走到花廳,顧五已急急迎了上前。

“殿下,出大事了!”

顧五神色急切,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

“這是泥婆羅那邊送來的飛鴿傳書!”

李恪滿腹疑惑,泥婆羅那邊不是已經安定了嗎,會出什麼大事?

他開啟書信,一看之下,心中大感震驚。

原來,吐蕃西部也有一個部落,早年間被鎮壓,流落到了吐蕃與泥婆羅邊境。

這一次,那流落到邊境的部落也趁亂揭起大旗,要反抗當初鎮壓過他們的論科日。

論科日當然是讓麾下大軍前去鎮壓,可這一打,那部落人不敵,竟向西逃到了泥婆羅國境內。

論科日的大軍長驅直入,直接打了進去,他們還向泥婆羅發文,讓泥婆羅交出國內反叛。

泥婆羅這時雖與諸國達成同盟,但沒有得到李恪指示,便沒有與吐蕃人直接衝突,他們只是要求吐蕃退兵出境。

這要求並不過分,卻不想吐蕃人竟絲毫不理會,藉著抓捕反叛之名長驅直入,幾天之間便打下了好幾個城鎮。

這下子,泥婆羅人不幹了,他們迅速聯合其周邊小國,組織起抗吐蕃聯軍,向吐蕃宣戰。

“殿下,這二王子怎麼如此沉不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