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太后娘娘看向皇上。

“原來皇兒早已經想到辦法了?”

“是,母后,這一切都是傾城妃功勞,是她告訴朕,可以如此做法的。”

上次到了尚書府,那夏南曦故意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傾城喜歡他,就是為了噁心自己,挑撥自己和傾城的關係。

既然如此,那也正好可以利用韓楓噁心他。

顧北笙身為王妃,竟然親自去牢房探望韓楓,如果傳出去了,他夏南曦的臉往哪擱?

“是嗎?此女倒是聰明!”太后娘娘不鹹不淡地道。

“是啊是啊!”皇上沒有察覺到太后的異樣,自以為太后在誇讚顧傾城,不由得臉上露出了笑容:

“傾城她的確聰明,現如今宮裡的謠言已經四起,只等夏南曦她們二人回宮就可以聽到。

到時候再加上王妃探望韓楓,豈不是讓他們有口難辯?”

“皇兒說的不錯,只是有一點,夏南曦無論如何羞辱都行,那韓楓,必須拉攏到我們這邊。”

“是,母后!”

見太后吃興已盡,皇上趕忙起身離開。

“來人啊!”

除了太后宮殿,皇上趕忙吩咐:

“去尚書府吩咐一聲,讓傾城加快速度。”

母后已經催促了,這件事必須加快進度。

尚書府,顧北笙用完晚膳,坐在窗子前,看窗外的一輪明月。

自從用完晚膳以後,她就成了這樣。

二人還在生氣,夏南曦不好開口,便朝著青蘿和黛汐遞了一個眼色。

“王妃,您在看什麼?”

“看明月!”

顧北笙脫口而出。

“明月?每晚的月亮不都一樣?有什麼好看的呢?”黛汐湊過去,特意看了一眼天上月,好像與平時並沒有什麼不同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顧北笙想起了這首《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由得吟誦出聲。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益,含蓄內斂,淒涼幽怨,寫出了將士們不盡的鄉愁。

她去過雲南執行任務,那裡的夜晚,如詩中描繪一般,沙似雪,月如霜。

“顧北笙,你一個女孩子家,可曾去過邊塞?”

夏南曦看著她,不由十分震驚。

“沒有!”顧北笙搖了搖頭。

“那你怎麼能寫出這樣的詩來,怎知邊塞沙似雪,月如霜?”

做為個曾經去邊塞征戰過無數次的將軍,聽到這首詩,瞬間就有了畫面感。

那個時候在邊塞,的確覺得邊塞沙似雪,月如霜,冷的叫人不由自主地就會想起家鄉的溫暖。

能寫出這樣的詩句的人,必得是親身感受過邊塞的苦寒嚴冷的,可她一個女孩子,又沒去過邊塞,怎麼會懂得?

“我隨口想的!夏南曦,你說如果將士們做了俘虜,到底是應該堅持氣節,寧死不降,還是應該隨機應變,伺機而動?”

“隨口想的?”夏南曦震驚地看著她。

這個小人隨口一想,就能想出這麼好的詩?

“夏南曦,現在不是說這首詩的時候,我們討論一下,被俘虜了到底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