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大街上,君九凝卻拉著聞非先去了墨齋。

畢竟昨晚上有人過來偷聽,君九凝也得留個心眼,試探一下他們今日出門之後那客棧中可有人跟出來。

在君九凝挑選筆墨宣紙的時候,聞非附耳過來:“方才路上確實有人跟過來了,不過見我們進了墨齋之後,他就走了。”

君九凝挑了挑眉,不動聲色地往外看了一眼:墨齋門口人來人往的,倒不能這麼快判斷那人是不是埋伏在其他地方盯著他們了。

“留點神吧。”君九凝低聲道,然後將挑選好了的一堆東西放在櫃檯上:“掌櫃的,結賬。”

從墨齋出來,二人便開始尋覓綢緞莊。

聞非抱著裝著墨寶的牛皮紙袋,倒是時時警醒著,留神有沒有人在跟著他們。

不過之前那人確實不見了蹤影,好像沒有繼續跟著。@·無錯首發~~

君九凝忽然停下腳步,目光落在街道旁邊的一家名為“錦繡莊”的鋪子上,朝聞非一揮手:“去這裡面看看。”

錦繡莊裡的人流量著實不少,簡直有些人擠人的趨勢,君九凝剛走進門口掃了兩眼,就搖著頭出來了:“這裡應該不是。”

聞非也道:“多是麻布、棉布,掛在上頭的只有幾匹絲綢,還都是紅色,是平民人家給子女嫁娶準備嫁衣的時候才用得上的布料。”

君九凝點點頭:“這家店主營的應該是梁國自己產的低價布料,裡面不會有從楚國運來的絲綢,咱們還是換家鋪子看看吧。”

不過二人現在所處的地方也開著不少售賣首飾布料的店鋪,君九凝只消看這店裡面的人數,以及外頭牌匾的華麗程度,就能大致判斷是不是自己想找的鋪子。

找了一會兒,君九凝皺眉道:“咱們大概來錯了地方,我們所在的這條街還是比較靠近涼城邊上的,怎麼會有達官貴人住這邊的宅子呢?”

二人轉頭去了涼城中最為繁華的街道上。

到了此處,君九凝挑了一家牌匾最為華麗的綢緞莊子走了進去。

這一家實在與眾不同,連門口站著招呼客人的小二身上穿的布料都與眾不同,在日光照耀下彷彿被一層柔霧籠罩,天青色和淡紫色的衣裳襯得這兩個面容平平無奇的小二都看著細皮嫩肉了些。

君九凝此番出門雖然戴了薄面紗,頭髮也是簡單地束著,但高挑而纖細的身材以及散發著烏黑光澤的秀髮,讓那兩名小二在面對君九凝的瞬間,腦子裡便浮現出“她一定不差錢”的話來。

更何況還有一個看起來很兇的侍衛跟在君九凝身後。

小二臉上堆著笑容迎上去,心道:這女子看著低調,身後跟著的這侍衛看起來倒是需要花許多錢才能請來的,說不定是什麼貴人之女,一定得好好宰她一筆,啊不是,好好招待招待。

“兩位貴客裡面請!不知姑娘是想看什麼料子?”

走進這家綢緞莊子,君九凝便頓時知道自己沒來錯,五光十色的絲綢整齊地碼在牆上,不管是花色還是繡工都比方才去過的店鋪好看了十倍不止。

但君九凝目光一下就被掛得最高的那匹淡藍色布料所吸引。

不止為何,她總覺得這匹料子有些眼熟,彷彿在哪裡見過一般。

這匹布料遠遠看去便感覺彷彿在流瀉光芒,若是有風吹動,便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一般。

小二順著君九凝的目光看去,頓時笑容滿面地介紹道:“姑娘真是火眼金睛,這雲光緞在涼城中總共都不過十匹之處,如今只剩下這一匹了,這可是從楚國運過來的布料!在楚國京城也難尋呢!是時下達官貴人的夫人小姐最喜歡的料子了。”

君九凝忽然想起來了:怪不得她覺得這雲光緞有些眼熟,這不是和她宮裡的那匹流雲紗很像麼!

雖說這匹料子跟流雲紗相比,算不上光華耀眼,但能仿得十之一二。

,就已經勝過其他布料一籌了!

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只有已故的皇后蘇又桐才會織造流雲紗麼,這工藝應該已經隨著蘇後的隕落斷絕了才是,為什麼又會重現於世呢?

君九凝雖然心驚,但此時面對小二也只是淡淡地開口道:“這雲光緞看著確實像是楚國那邊的東西,莫不是跟楚國獨有的布料流雲紗有些淵源?”

小二眼神一亮:“姑娘真是見多識廣!這雲光緞據說是有布商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蘇家織造殘籍,這才織出了雲光緞。雖然不能跟聞名天下的流雲紗相比,卻也有七分相似!只這一匹,就需要銀子千兩呢!”

君九凝稍稍吃了一驚,這麼貴!

不過小二的話也讓她有些鄙夷:這布料雖然確實學到了些流雲紗的神韻,不過跟真正的流雲紗相比,哪裡有七分相似,說是兩分都多了!這布商就是仗著大夥兒都沒見過真正的流雲紗,才敢編出這樣的謊話來誆騙天下人!

君九凝眼珠子一轉,忽然輕笑了一聲道:“倒真是巧了,我母親就是楚國人,想必這匹雲光緞她一定喜歡,畢竟流雲紗這東西雖然聞名天下,倒真沒幾個人見過。不過我倒是好奇,哪個楚國布商這麼有本事,能尋得已經失傳的蘇家織造秘籍?”

小二神神秘秘地道:“姑娘這就不知道了吧,之前楚國的寧王不是造反了麼,那時候就有人說寧王之所以造反,不僅是因為寧王之女死在了楚國公主的手下,還有人說楚皇無情無義,對楚國先後的蘇家趕盡殺絕。有人順著此事去查,便查出了蘇家那攤子爛賬,又恰好找到了已經失傳的蘇家織造殘籍。@*~~”

君九凝心驚了一下,她走的時候怎麼沒聽說蘇家的事情又被翻出來了呢?而且聞非都來了,楚國的情況應該穩定了才是。

但現在有人公然打著蘇家的旗號,做著雲光緞的買賣,若是這前因後果被鬧到君清漓面前,豈不是傷他的心麼!

畢竟當初蘇後是因為生君清漓而死的,而蘇後的死還有蘇家的滅門,又跟文帝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