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鬆口答應後,太后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如此恪守孝道,才是自己的好孫兒!

太后的笑發自內心,發自肺腑。

這一派兄友弟恭、敬老尊賢的景象,當真是大慶社稷之福啊!

太后終於由衷地笑了,李世隆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自己這兩個兒子,一個愚鈍,一個脾氣衝,向來說不到一塊兒去。

如今能為了太后而握手言和,李世隆心中自然也蔚為欣慰。

“對了,母后。”

李世隆突然側過身來,向太后稟報著。

“還有幾日就是中秋佳節了,又恰逢是您的八十大壽,可謂是雙喜臨門,喜上加囍。”

“為了慶賀中秋佳節,更是為了賀您的八十大壽,朕決定在京中召開賞月大會,普天同慶!”

“屆時,所有皇子都會獻上節目,為母后祝壽!”

李世隆並非忌憚太后,只是歷代明君最是注重禮節,孝道自然也極其重要。

因此李世隆就更要想盡所有方法,來讓皇太后高興。

李世隆的提議讓太后的雙眼頓時笑成一彎月牙。

“好,好啊!哀家也許久沒同幾個孫兒聚在一起了。”

“熱鬧熱鬧也好.皇帝,你有心了。”

太后答應皇帝的提議,李銳大為振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李銳掌管著南大營五萬人馬,手下士兵們個個訓練有素。

想要排練好一個節目,那可謂是手到擒來,不在話下!

反觀老大李致,無論是做太子還是做親王,都不過是光桿司令一個。

他那幾個手下不過都是些只會在工坊中製作軒尼詩的工人罷了,能想出些什麼登的上大雅之堂的節目?

莫非到時所有人都當著皇祖母的面,為他老人家表演製作飲品不成?

想到此處,李銳竟忍不住“撲哧”笑出了聲,面含嘲諷的看著李致。

“看來,唯一能讓你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些奇奇怪怪的湯湯水水罷了。”

李銳嘴唇微動,皮笑肉不笑地衝李致小聲道。

“本太子勸你也別高興的太早,偶爾讓你出個風頭也是暫時的。”

“等過兩日皇祖母的壽宴上,看你還拿什麼得意!”

太后和李世隆正在興頭上,並未注意到李銳的舉動。

而李致對李銳的挑釁之語置若罔聞,就象沒聽見他的話似的,拱手便向太后、皇帝拜別。

“去吧,致兒。”

聽到李致拜別的聲音,太后終於抬起頭來向李致點頭道:“別忘了,快些再產些靜心口服液來。”

“哀家等你。”

李致盈盈一笑,躬身道:“放心吧皇祖母,孫兒必定親手把關,保證日日都為皇祖母奉上最新鮮的口服液!”

見太后、李致二人祖孫情深的模樣,李銳氣得五官都皺在了一起。

尾隨李致出了清寧宮,李銳的不滿已是到達了極點。

只見他一聲冷哼,生怕李致聽不見似的振聲道:“堂堂一介皇子,跟江湖野郎中一樣,只會搞些什麼旁門左道!”

“旁門左道,怕是最能令氏族與皇祖母愛不釋手呢。”李致神情淡定,隨口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