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大位玄水(第1/2頁)
章節報錯
臺下黎民居多,他們聽說將有戰事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安居樂業是他們期盼的,誰是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平定戰亂,保大荒安寧,他們便認誰是天子。
玄水軍威名宣揚,倘若真有戰亂,其就是大荒的救星。
也不知誰帶頭喊了一句:“陛下英明之舉······”群情激動,紛紛跟著叫喊附和,響聲雷動。
臺上不乏贊成共工的,認為帝舜抉擇甚有道理,也隨聲附和。
有的眉皺不語,有的面無表情,更多的是喜笑顏開——玄水眾人。
倒是共工昂身端坐,卻是面無表情,好像此事與他無關。
忽然他站起身來,喧譁頓止。
他面朝帝舜,身子略躬,抱拳作揖淡淡道:“陛下一心為民我等俯首感佩,但滋事重大,玄水難當神任。誠然玄水軍也不容南方叛軍北上一處,請陛下收回成命。”
說罷動也不動。
群雄訝然,誰不想登帝位,號令天下,作大荒之主,共工竟然當眾不受。
尤以玄水眾人面面相覷。
鹿野與敖如真對視一眼,皆心中疑惑,共工黨同伐異,難道對帝位沒有覬覦之心?縱然謙虛一下,也不會當面拒絕,古人謙虛客套這麼厲害的麼。
敖如真輕聲道:“恐怕沒那麼簡單。”
鹿野心道:“水神共工深沉內斂,給人一種摸不透的感覺,應該是故意為之。”
帝舜奇怪道:“水神何出此言?”
共工立身朗聲道:“陛下聖蔭之下有德有才之人何其多,共工豈敢心生奢求。”
有贊同他的已在心裡暗暗讚佩,水神果然謙虛。
帝舜道:“寡人又豈是昏庸無道,怎能看不出水神這麼多年的功勞,平定北海萬里鎮守百年,震懾異族蠻兵不敢進犯大荒。又屢挫南荒叛賊陰謀詭計,維護帝都以及大荒安寧,功績卓卓。玄水軍在你的統御之下,驍勇無敵,所向披靡,堪稱大荒第一軍,足可抵禦西南蠻族叛賊,水神何必謙虛推讓。”
共工道:“本座身為玄水軍首領,理應護佑大荒,護佑百姓安寧,哪裡妄想什麼功勞,陛下這般說辭折煞共工了。”
帝舜忙道:“水神此言差矣,玄水軍常年駐守北海極冷之地,為大荒甚是辛苦,這些都是天下所見,水神何苦推辭。”
共工道:“縱然如陛下所言,但我乃一介武夫,只懂排兵佈陣,用兵之法,言行德智不及陛下手下良才分毫,況且……”欲言又止。
帝舜往前探身道:“水神卻有什麼話不能講的?”言語中頗有輕責之意。
沉吟一下,共工嘆口氣,神色哀然道:“我雖然長居北海蠻荒,卻也常常聽到一些言論,說十幾年前是我害死了白馬鯀將軍,就憑這一點,玄水絕非陛下鐘意人選,而且我也自感有愧白馬將軍。”
群雄譁然錯愕,不曾想他主動提出白馬鯀一事。
據說當年羽山,白馬鯀不經帝舜聖命私自盜取‘息壤神土’治理洪患,造成河道阻塞,洪水蔓延兩岸,淹沒許多村落死傷無數。
帝舜震怒,命共工將其緝拿,他卻抗旨不尊負隅頑抗,終被擊殺。
白馬鯀死後,南荒便傳出共工殺害白馬鯀一事。
鹿野常聽象巴圖談及白馬鯀,他生前心繫蒼生,自薦治理洪患,最終被共工設計,家破人亡。現在共工竟然當眾提及此事,玄水分明是想堵天下人的嘴。
群雄自然也想知道其中原委,羽山一事外人誰也不知,坊間傳聞白馬鯀含冤而死多出自南荒,而帝舜當年只昭告天下,白馬偷神土造成洪患,已被當場誅殺。至此,多年來再也沒有提過此事。
所以人們不明就理,多有揣測,更多的是以為白馬之子夏禹及黨羽捏造胡言,刻意汙衊水神。
而今水神突然張口提到此事,自然是想洗刷汙衊之言。
帝舜猛地一拍椅身,怒道:“究竟何人顛倒黑白是非,誣陷真神!”
沒想到帝舜會有這麼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