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日,曹操帶著大/軍殺到安定城。

安定郡城中,太守大人慘遭楊秋殺害,楊秋自封為太守,坐陣安定城。

楊秋,安定郡臨涇縣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將領。

建安十六年,同韓遂、馬超聯合,起兵反抗曹操。參加潼關之戰,兵敗於渭南,投降曹操,成為魏國名將。

一路上,曹操大/軍四處出擊,收復安定郡地區諸縣城,隨軍文吏紛紛上任。

曹軍旗下三個標準步兵師,分別配備了五十張秦弩,一共加起來有一百五十張秦弩。

一百五十張秦弩架起來,散發出冰冷的寒意。

“去一名小兵到城門前勸降。”

曹操道。

一名夏口軍小兵舉著白旗,緩緩走向安定城門前。

“城牆上的守城兵、楊秋將軍,你們聽好了,我們夏口軍替天行道,

出動大/軍平判涼州判亂,嚴厲打擊叛亂分子,識趣的乖乖放棄抵抗,

開啟城門投降,這是你們最好的結局。一旦頑抗到底,城池攻破,你們死無葬身之地。”

夏口兵大聲道。

城牆上的守城兵相互對視起來。

小聲議論。

站在城牆上的楊秋心中震撼無比,城外有兵馬近八萬步騎,依靠城中兵力守城。

根本守不住。

咋辦呢?

自己可是殺了太守,要是夏口軍追究責任的話,投降也沒什麼用啊!

只會成為待宰羔羊。

“李秋將軍,本人曉得你在城牆上,不要猶豫不決,抵抗是不會有用的,

想想你的家人。若是將軍頑固不化,你及其家人會慘遭滅族。只有投降夏口軍,

你及其家族才會延續下去。我們也曉得,你斬殺過太守,雖然有錯,屬於造反行為。

不過介於你沒幹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可以赦免你的重罪。”

夏口兵道。

站在城牆上的楊秋內心糾結啊!

自認太守,自由快樂。

一旦投降,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城牆上的守城兵、楊秋將軍,我們給你們一個時辰時間考慮,超過時間我們夏口軍要發動攻擊,到時候想投降也沒有機會,好好想想吧!”

夏口兵道。

曹軍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