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啊!

軻比能心中糾結無比。

好不容易讓中原袁紹賜封為汗王,又面臨遼東軍的進攻,四萬遼東軍,如何打得過。

遼東騎兵師的戰鬥力,比草原人鐵騎強悍不少,這一點從盤踞在遼東地區的鮮卑人口中得知。

軻比能是一名野心勃勃之梟雄。

能屈能伸的一代梟雄。

表面上說軻比能旗下有五萬鐵騎,其實都分佈在各個部落,真正在部落裡的鐵騎並不多。

僅僅有一萬多騎。

也是最精銳的一萬騎,其強悍的戰鬥力,抵得上普通鮮卑人鐵騎的二倍以上。

“中原人軍師,那個夏口的秦琪為啥對我們鮮卑人這麼殘酷無情,不懼怕中原文人、

官吏痛斥,不懼怕北部鮮卑人的報復。那個夏口秦琪,不怕有損名聲嗎?”

軻比能道。

黑衣中原軍師搖頭苦笑。

丫的!

中原好不容易出現一名狠人,打得草原人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有勝利在手,誰能說什麼。

“汗王,本人曾經在夏口地區出版的一本雜誌《百家講堂》上看過一篇文章,

說對待野蠻的草原種族,絕對不能講什麼仁義道德,只能用戰刀、弓箭與草原人說話。

說這種方式草原人聽得懂,仁義道德只能對中原人講,你們草原種族不佩享受仁義。

雜誌上還說,你們草原種族沒禮儀、沒傳承,只奉行叢林法則,強者為尊。

與你們草原人講仁義是對牛彈琴。能在這本雜誌上刊登出來,說明這個觀點是受秦琪將軍授予的。

汗王想象一下,遼東的半島、烏丸人、高句麗人、沮沃人,不全遭到滅族除名。

盤踞在遼東一帶的素利、彌加、闕機等超級鮮卑人大部落,不都遭到屠殺麼。

當然了,對待草原婦女、兒童夏口軍還是講仁義的,俘虜回去分配給百姓。

至於草原成年男子,本人從未聽聞過遼東騎兵師什麼時候手下留情過。”

黑衣中原人道。

軻比能心裡震撼無比。

“這麼樣說,臣服夏口軍是不可能的事?”

軻比能道。

“汗王,本人並未說不能向夏口地區臣服,這要看汗王心中如何想。

一心一意臣服,還是想象忽悠袁紹那樣對待夏口地區。用對待袁紹那一套,

肯定騙不了夏口秦琪將軍。本人曾經在《百家講堂》上也看到過介紹,

夏口軍在征伐西南地區土著種族時,就沒有采取鐵血手段,紛紛歡迎土著部落投誠,

並給予好的安置。教會土著各種種植技術、手工技術,還給糧食救濟土著百姓。

若是汗王想臣服夏口地區,必須與袁紹斷絕一切關係,還要真心誠意的臣服,

不要想著等發展一段時間再反叛。象以前那種手段對付夏口地區,貌似不取作用。

因為夏口地區根本不接受,寧願採取鐵血手段,也不願意留下後患。”

黑衣中原人道。

軻比能權衡利弊輕重。

“汗王,最重要的一點,汗王沒多少時間考慮,再不派人通知旗下部落趕快撤退,馬上會遭到遼東騎兵師的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