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將軍,還有個事,長安地區一直缺乏糧食,很多百姓幾個月來吃草根,啃樹皮充飢。”

鍾繇道。

“鍾大人,這個您儘管放心。短時間內長安地區需要的糧草會由南陽、

漢中二個地區運送到長安,確保百姓不會餓死。不過,這不是長久之計,

長安必須在很短時間內自給自足,完全依靠外地供給不妥當。我家主公為了解決長安百姓的糧食問題,

已經安排人運送大量糧食,還有種子到長安城。特別是一種紅薯、土豆的作物,

只要種植下去,四個月內一畝能產出數千斤,可以短時間內保障百姓不會受到飢餓。

當然了,土豆、紅薯那類作物,只能用來暫時充飢,主糧還是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那才是主糧。”

陳到道。

“多謝陳將軍!”

鍾繇道。

幾年下來,夏口地區貯藏的糧食,完全能支撐解放地區百姓所需,只要隨軍文吏上任。

百姓的日子會慢慢好起來。

夏口軍有一整套征伐體系,不僅士兵出戰,隨軍文吏必須跟上,還有各種物資的扶持。

與鍾繇交談後,陳到帶著親衛出城,沒有住在長安城中。

內政事務交給鍾繇,那是秦琪、荀彧決定的事,陳到只能按命令執行。

大/軍在長安城郊停留了三天,又向長安周邊地區殺上去,收復雍州其他地區。

渡過渭河,陳到帶著大/軍對涇陽、池陽、高陵三縣撲上去。

鍾繇提前給雍州各地的官吏寫過書信,大/軍基本沒遇到什麼抵抗。

高陵城中,陳到碰上名牛人,也是秦琪的書信中,叮囑陳到注意留意的人。

張既,字德容,馮翊高陵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臣。

舉秀才出身,授新豐縣令,治理地方政績評為三輔第一。河東之戰時,勸說馬騰參與討伐高幹、張晟叛亂。

後晉升京兆尹,撫民興政,成績顯著。又聯合夏侯淵平宋建,定臨洮,取狄道,安郡民。

張魯投降後,向老曹建議遷移漢中百姓充實三輔,輔助曹洪擊敗吳蘭。

魏國建立後,拜尚書。後又臨危受命,拜雍州刺史,平定諸胡叛亂。

任涼州刺史,在任期間,降蘇衡,鄰戴眾,修工事,安撫百姓,平定西平郡麴光叛亂。

一生以惠政聞名。

對於這樣一名牛逼人物,秦琪肯定不會錯過,一定要將其收在手中。

“德容先生,我家主公非常欣賞你的才華,特意讓本將軍留意,要是碰上先生,

一定請先生到夏口地區走一趟。先生應該聽聞過,我家主公非常重視人才,也善於發現人才。”

陳到道。

張既朦圈。

自己不認識什麼陳到將軍,自己出身寒門,也不是什麼大家族出身。

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