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越走了,秦琪讓人把戲忠、荀攸、賈詡三名大佬叫進將軍府,商量下應對之策。

“諸位,剛剛公孫瓚派其堂弟公孫越來見本官,要求咱們夏口軍出兵增援。”

秦琪道。

“主公,公孫瓚與袁紹不是在界橋一帶對峙嗎?難道界橋之戰有結果了?”

戲忠道。

“不錯。界橋之戰有結果了,公孫瓚輸了,袁紹追著公孫瓚屁股打,公孫瓚離滅亡不會有多長時間了。”

秦琪道。

“主公,界橋之戰,袁紹、公孫瓚二人兵馬相差不多,為什麼公孫瓚會突然間大敗,不科學啊!到底戰場上發生什麼事。”

荀攸道。

“公達,公孫瓚最強的是騎兵,特別白馬義從,確實是一支非常優秀的騎兵。

不過,聽公孫越說,袁紹重新啟用麴義將軍出戰。麴義用八百先登營士兵,

一舉消滅公孫瓚二萬步兵、一萬騎兵,其中就有三千白馬義從特種兵。”

秦琪道。

啊!

戲忠、荀攸驚呼一聲。

怎麼可能?

八百名先登營士兵,擊敗三萬步騎,其中還有三千名白馬義從特種兵。

太不可思忖!

“主公,麴義不是韓馥帳下的一名騎都尉嗎?沒聽說此人會如此厲害,既然用八百名先登士兵,

一舉殲滅公孫瓚三萬步騎,其中還有一支白馬義從特種兵,這可能嗎?”

荀攸道。

面對荀攸的質疑,秦琪點點頭。

“公達,先登士兵其實就是特種兵,兵力不算多,可是人人強悍無比。

身披重甲,手中弓箭有效射程達到一百步以上,箭支是特製的,能洞穿一般士兵身上的鎧甲。

公孫瓚做夢不會想到,八百先登士,根本不管是不是戰馬,連人馬一起射擊。

當然了,八百名先登士身後有袁紹大/軍,公孫瓚三萬步騎,不可能是依靠八百先登士消滅,

應該說是以八百先登士為主,其餘兵馬為輔。”

秦琪解釋道。

“主公,袁紹手中有這麼一個大殺器,為什麼這幾年來,袁紹一直不讓其出戰。

只要八百先登士出戰,不是早就殲滅了公孫瓚大/軍,何必要等幾年。”

賈詡質疑道。

“文和,麴義表面上是韓馥帳下將軍,其實有點聽封不聽調的意思在裡面。

袁紹掌控冀州,麴義並未臣服袁紹,依然孤懸在袁紹兵馬之外。要不是袁紹親自去請麴義出兵,

估計麴義依然聽封不聽調。不過,咱們也不要擔心麴義,本官覺得此時的麴義一戰成名,

威望更是無人能及,加上麴義性格剛勁、傲嬌,袁紹肯定不會留下麴義那樣的人在帳下。

不用多少天,會傳出麴義慘遭殺害的訊息。再說了,先登士兵是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