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紀搖搖頭。

“劉大人,我家主公袁紹真心想與遼東地區建立同盟關係,一致對付公孫瓚,

要相信我家主公是有誠意的。也非常看重劉大人、趙將軍二人的能力。”

逢紀道。

哈哈哈!

法正大聲狂笑起來。

“逢大人,袁本初是看中遼東十萬大軍吧!什麼看重劉大人、趙將軍,

純粹是忽悠的話。想一下,冀州韓馥刺史,經過荀諶勸說,韓馥把冀州交給袁本初,

結局是什麼?韓馥馬上遭到拋棄,這些事情難道逢大人心裡不明白。

還有當初為給韓馥施加壓力,袁本初與公孫瓚結盟,簽訂協議,事成後,

二家平分冀州。可是呢?等到韓馥把冀州交出來後,袁紹一人獨佔冀州,

公孫瓚連根毛都未撈到,成為袁本初手中的槍。逢大人還說袁本初是一個講信譽之人,

不覺得可笑嗎?要是袁本初也能講信譽,老母豬都會上樹。討董時發生的諸多事,

只能說,袁本初是一個卑鄙無恥之人,眼中只有利益,不會顧大局,

更不會關心天下百姓的生死。這樣的一個人,能成什麼大事。外表裝一個正人君子,

背地裡盡幹不堪入目之事,有何信譽可談。”

法正道。

逢紀老臉赤紅。

羞得無地自容。

法正說的這些事,全是發生過的事,沒有歪曲事實,確實是袁紹乾的事。

“其實呢?袁本初想結束戰爭,非常簡單。只需要袁本初把冀州分出一半的土地給公孫瓚,

完成雙方協議中規定的條款,公孫瓚肯定不會與袁本初打下去。問題在袁本初身上,

袁本初捨得放棄撈到手的好處嗎?你們雙方的爭鬥,錯不在公孫瓚,全是袁本初身上。

這是世人皆知的事,何必要自欺欺人呢?”

法正淡淡道。

法正一針見血把袁紹、公孫瓚二人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抖出來,令逢紀無言以對。

逢紀走出城主府,心情很不爽。

不過呢?

也在意料之中。

逢紀肯定不會這樣灰溜溜的離開遼東城,必須要給趙雲、劉曄二人添點亂。

否則,這一趟到遼東來,不是白跑一趟。

逢紀一行人未離開遼東城,整天在街上閒逛,趙雲派出的暗探一直死死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