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儒,書院學生中,是否發現幾名才華出眾之輩?”

秦琪道。

哈哈哈!

盧植、蔡邕、鄭玄、荀爽、陳紀等幾位大佬興奮的笑起來,一下子問到他們心坎上。

這些上歲數的大佬、名人、大咖,帳下有名才華橫溢的學生,心中會非常興奮。

“秦大人,還別說,書院中確實出現幾名學生,我們這些人覺得非常不錯。”

盧植道。

“象龐德公的從子龐統、陸康之從子陸遜、潁川人士徐庶、汝南人呂蒙這幾人非常出色。

另外還有石韜、崔州平、陸績、步騭等人,在內政方面表現也很不錯!要不讓他們幾人進來見一下。”

盧植道。

媽蛋!

這幾人全是後世人津津樂道之牛逼人物,不論那一個拿出來,絕對會驚掉一地下巴。

呵呵!

“盧大儒,暫時不用。一旦本官接見他們,會讓他們壓力山大,他們正在求學的關鍵時候,

還是不見為好。是金子,不論在什麼地方,總會有發光的一天,不會被埋沒。”

秦琪拒絕道。

說實話,秦琪同樣很看好這幾人,也希望他們儘快成長起來,為帝國、為百姓做事。

但是呢?

秦琪心中也明白,最好別拔苗助長,那樣會抹殺對方的創造性,會得不償失。

“一個國家的崛起、復興,需要國家湧現出大量的精英階層,帶領天下百姓,

一起走向強國之路。僅靠幾名精英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只有湧現出一批,

才能讓國家慢慢走向強盛之正確軌道,書院任重而道遠,希望諸位大佬努力培養人才。

精英的大批次出現,必須是在大規模的競爭中湧現出來,不經過競爭沒法確定是否是真正的精英。

所以,書院內,也要倡導競爭、合理的競爭能讓人才更快的蛻變,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秦琪道。

在坐的大佬點點頭。

應式教育確實有弊端,可是,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是最好的選擇。

只有透過考核來判斷、選拔人才。當然,這裡說的科舉制,與隋朝時期的有一定區別。

不管怎麼說,隨朝楊廣推廣的科舉制,確實是打破大家族、宦官之家把持朝政最好的手段。

取消推薦制,實行科舉制是一大創新,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只是大家族、宦官之家會強烈反對。

畢竟,搶了人家的蛋糕。

秦琪、荀彧二人陪著書院中的大佬吃了頓飯,好好喝了幾杯,到很晚時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