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午飯已經做好了,要在什麼地方用餐?”

典韋道。

“老典,讓人送進來,本官中午與奉孝好好喝上幾杯,咱們邊喝邊聊。”

秦琪道。

“遵命!”

典韋道。

酒菜送上來,秦琪給幾位大佬斟酒。

“咱們走一個!”

秦琪道。

砰!

幾隻酒杯輕輕碰一下。

秦琪拿出《進家講堂》。

“諸位,看過近幾期的《百家講堂》上的內容了嗎?”

秦琪道。

荀彧、戲忠、劉巴、郭嘉紛紛點點頭,告訴秦琪已經看過。

“主公,近幾期《百家講堂》上,全是論國家體制問題,幾方辯論非常激烈,主公的觀點是什麼呢?”

荀彧道。

呵呵!

“文若,本官沒什麼意見,現在不會有,以後也不會有,國家是全民的、百姓的。

不是某一人的,就應該由天下百姓來決定,不能受個人的喜好左右。

本官一直堅持,真理、道理是越辯越明,是非是越辯越清楚。正確的東西,

不懼怕辯論、爭辯。只有百姓都清楚各種體制的優缺點、好壞,才能分辯出真偽。

一些偉人、聖人、大佬說的話,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滿足社會發展,文明推進的需要。

可是,社會在發展,各種理論也要緊跟形勢,不斷修正各種學說、經典。

不適應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遲早會被歷史車輪碾得粉身碎骨。咱們不能固步自封、閉門造車,

也不能讓學生變成一個個書呆子,要活學活用。掌握,辯證的看待經典、

古籍,不能一味照貓畫虎、照本宣科。那樣不行,會變成新的趙括。”

秦琪道。

“主公,意思是那些辯論人的文章,並非是主公安排的人手起草的。”

戲忠道。

秦琪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