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先生,如果沒記錯的話,幾年前,文若、志才給你寫過書信,卻一直沒收到你的音信,不會是身體出問題了吧!”

秦琪道。

唉!

郭嘉苦笑著搖搖頭,長嘆一聲。

“草民與文若、志才分開後,到各地去遊歷,沒收到他們二人的書信。

後來跑到冀州袁紹帳下呆了一段時間,看到袁紹此人志大才疏、色厲膽薄,

忌克少威,將驕政令不一,成不了大事。加上旗下謀士勾心鬥角、相互制約。

袁紹呢?

優柔寡斷、貪小利而忘本,只重用大家族、宦官之家子弟,看不起寒門子弟。

象草民這種庶系弟子,在袁紹帳下,有再高的才華也不會重用。介於此,

草民只好離開,遺憾的是草民得了重病,加上潁川幾位謀士向袁紹建言,

不能讓草民離開,這才在冀州一呆就是幾年。”

郭嘉道。

秦琪點點頭,郭嘉對袁紹的評價,與歷史上的評價差不多。袁紹出身顯貴,怎麼可能看得起寒門子弟。

看一下袁紹帳下,不論是謀士、武將,基本是出身名門、大家族、宦官之家。

當然了,袁紹身邊擁有那麼多牛逼人物,對冀州的治理上,還是非常有建樹的。

起碼百姓在生活上還是勉強過得去,沒讓冀州出現大規模的百姓逃離。

歷史上的郭嘉呆在袁紹帳下好幾年,沒獻過一策,一直冷眼旁觀,最後選擇離開。

“奉孝先生,你覺得公孫瓚與袁紹二人間的戰爭,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分出勝負?”

秦琪道。

郭嘉認真起來,知道秦琪這是考教自己。

“秦將軍,不論是公孫瓚,還是袁紹,二人的實力相差不大。袁紹在經濟實力方面,

稍強公孫瓚一籌。在兵馬訓練方面,公孫瓚更勝一籌,總體來說,實力相當。

二人想要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草民認為可能性不大。不過,袁紹帳下有荀諶、

郭圖、逢紀、審配、辛評、田豐、沮授、許攸等八大謀士,他們都很優秀,

只要用得好,戰爭能很快結束還是有可能的。但是,介於袁紹的自身,

草民認為,這是一場長期的戰爭,沒有三年以上時間很難決出勝負。長期作戰的話,

袁紹在經濟上佔據優勢,最終勝利者,絕對是袁紹,並非公孫瓚。儘管公孫瓚很能打,

也算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將軍。可是呢?公孫瓚有一個缺點,不善待謀士,

有點剛愎自用,不能很好利用幽州大量人才為自己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