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將軍府:

隨著經濟、地盤擴大,原來的體制無法適應發展需求,秦琪、荀彧、劉巴、陳群、蒯良等人商量設定新的部門。

商業、工業、技術研究、教育等方面顯得越來越重要,原有的部門已經不適應。

“諸位,本官想在將軍府下面,設定三個部門:分為內政、軍事、監察三個職能部門。

三個部門的職責,內政負責一切內政事務,軍事負責軍事上的事務,

監察就是對百官、商業犯罪等的監察,具體怎麼設定,需要大家商量後決定。”

秦琪道。

在坐的大佬,貌似陳群對體制改革非常有建樹,不過,此時陳群歲數有點小。

九品中正制就是陳群的傑作,成為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名制。

在此基礎上,隋唐才出現六部制。

當然了,說起來,不論什麼體制,依然離不開秦帝國的體制框架,只是在秦制上不斷完善而已。

包括現代的體制,其實就是以秦帝國體制為基礎。

過去一些憤青,老是說什麼西化體制,其實,中原體制更加完善,比西制好很多。

只是那些憤青、公知未仔細研究罷了。

什麼三權獨立,秦始皇時期就存在了,比西方國家三權分離制早了二千多年。

秦漢時期丞相的權利非常大,皇帝不能隨心所欲的頒佈各種旨意,必須要經過丞相同意,才能頒發。

丞相要是不同意,可以拒絕聖旨頒佈。

皇權與相權得到有效制約,加上一個可以監察天下的御史閣,這不就是三權分離麼。

“主公,您有什麼想法嗎?”

荀彧道。

“文若,本官是這樣想的,不論增加多少部門,各個部門的正職、付職必須有品階。

如內政部總管,可以叫做宰相,屬於一品官職,副職可以是次一品官職。

內政部下面分為各個部門,官職可以叫尚書,副尚書,官職為二品、次二品。

接下來,各州、郡、縣、鄉、村等內政機構,也分為正幾品,次幾品。

內政、總參部、監察三個部門的官職品位相同。但是,在待遇上,軍方官職待遇要高出同等級別一個等級。

畢竟,軍方容易出現意外事故,在薪酬上要給予補償。”

秦琪道。

“主公,貌似與三公沒多大區別啊!”

荀彧道。

“文若,確實沒太大區別,只是把品級分得更細,職權劃分得更清楚,便於考核。

當然了,會有一個臨時機構,叫做軍事委員會,需要的時候,要大家一起制定方針政策。”

秦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