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縣城主府:

戲忠奉命來主持與袁術軍主力決戰的戰事,此時把各兵團召集起來,在城主府商量。

出席會議的有高順兵團、張遼騎兵師、文聘步兵師、張郃步兵師,一共有九萬兵馬。

面對的是袁術的二十萬大/軍。

夏口軍兵力上少於袁軍,不過,沒有人懼怕,一個個戰意滔天、士氣高昂。

袁軍全是步兵,還是新徵招上來的新兵蛋子,夏口軍基本是見過血,參與過戰鬥的百戰老兵。

正是有底氣,秦琪才懶得親臨。

再說了,手下有那麼多牛逼到天花板的文臣武將,必須讓其發揮作用。

不能象另一個位面的豬哥哥,什麼事都要親歷親為,手下人只知道照章辦事,不會有想法,極大壓制了手下人的思維方式。

這對於人才的培養,絕對不會有好處。

結果呢?

豬哥哥活活累死,手下人得不到鍛鍊,才會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尷尬局面。

再看看魏國老曹旗下,不斷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文臣武將,根本不用擔心人才問題。

秦琪不想自己活活累死,要讓手下人發揮作用,不斷歷練,讓其儘快成長起來。

在夏口地區,不論是政務上,還是軍事上,秦琪只定下大的方針政策。

具體如何完成,那是文臣武將的事,秦琪只關心結果,不會過問過程。

象豬哥哥那樣,大事要抓,小事不放,芝麻大點事都需要豬哥哥決定。

不累死才怪。

當然了,也成就了豬哥哥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絕句。

“諸位,袁術大/軍已經離開汝南,正朝咱們這裡撲殺上來。按照主公的意思,

我們不能讓戰火放在轄區內進行,避免轄區內百姓受到戰火的肆虐。

一定要把戰火放在轄區外進行的原則,我們必須渡過淮河,迎著袁軍殺上去。”

戲忠道。

這是原則!

既然有足夠的實力保護轄區內百姓,肯定不能讓戰火在管轄區內燃起。

雖然說豫州也隸屬於中原,可是,現在不在秦琪掌控區,等到拿下後肯定不會讓戰火在豫州內發生。

現在嗎?

為了驅趕袁術,肯定得在豫州內展開。

“總長,淮河上我們已經修建好了幾座浮橋,並派士兵看守住,我們隨時可以渡淮河。”

文聘道。

戲忠點點頭。

“我們與袁術大/軍的決戰之地,準備放在葛坡縣郊。”

戲忠道。

一張地圖掛在牆壁上,戲忠指著解說起來。

“文遠將軍,你的騎兵師暫時不能露面,隱藏在這座山中,到決戰時看令旗行事。”

戲忠道。

“遵命!”

張遼道。

“我們組成三個方陣,左側是文聘將軍的步兵師,右邊是張郃的步兵師,高順將軍兵團在中間,形成三角戰陣,互為掎角。”

戲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