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劉焉帳下人才濟濟(第1/3頁)
章節報錯
益州城主府:
劉焉召集手下文武官吏開會,商量與袁術結盟事宜。
益州出人才。
城主府內,張松、王累、黃權、趙韙、龐羲、彭羕、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嚴顏、吳蘭等人到場。
劉焉,劉郎君。
江夏人,西漢魯恭王劉餘的後人,真正的漢室宗親,另一個位面上的諸侯之一。
洛陽亂象起,劉焉本來是想到交州去躲避戰火,後來聽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
劉焉這才向皇帝劉宏請奏到益州任州牧。
可以說,劉焉是大漢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本來嗎?
地方上的太守、刺史對朝廷還是非常忌憚的,也願意聽從朝廷的安排、調遣。
然而,劉焉上奏皇帝,搞了個什麼‘廢史立牧’建議,讓州牧權利更大。
劉宏呢?
沒怎麼想,覺得全是皇室親戚,總不會反對自己吧。
皇帝劉宏同意了,開始時州牧只侷限於皇室成員,後來發展到一個個刺史變成州牧。
象老曹、劉跑跑、劉表、袁紹、袁術、陶謙等人,都曾經當過州牧。
這些人手中權利極大,誰還理會朝廷、皇帝的意見。
州牧有點自治的味道,可以隨意徵兵,主持地方事務,權利比太守大好多。
刺史原來只是監察,現在刺史變州牧,權利更大了。
所以說,劉焉才是讓大漢王朝分崩離析的罪魁禍首,是劉焉親手毀了大漢王朝。
董卓入京,各地方紛紛起兵討伐董胖子,作為皇室成員劉焉,視若無睹。
劉焉一點不關心大漢王朝的生死,只想著自己在益州這個有天子氣的地方上位。
說實在,劉焉掌控益州,手上有一付好牌,文武官吏不比其他諸侯差。
文臣上有張松、黃權、王累、彭羕、楊儀等牛逼人物,全是治理地方的好手。
軍略方面,有法正這名牛逼大咖,這可是非常厲害的人物,其謀略不比荀攸差。
若是說豬哥哥是戰略大師的話,法正無疑是一名非常卓越的戰術大師。
在戰術層面上,諸葛亮根本比不上法正。
遺憾的是法正死得早。
武將方面,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嚴顏、吳蘭等人,絕對強悍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