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琪在思考。

太守任命書已經拿到,是不是可以向天下那些個戰將發出徵招令,先挖點牆腳。

不挖牆腳,肯定不行。

“志才,我說你寫,咱們先來寫幾封徵招令,派人送到相關人手中,是否會來,咱們決定不了。

不過,努力下是必須的。”

秦琪道。

戲忠微微點點頭。

“主公,想要人才投入手下,主要看名聲。現在主公剛剛到蔡邕門下,名聲還不顯,效果估計不會好。”

戲忠道。

“我曉得。但是,有些事必須辦,儘管不起作用,畢竟咱們努力過,不會後悔。”

秦琪道。

戲忠拿出筆墨紙硯。

“主公,請說。”

戲忠道。

“第一個叫張遼,字文遠,今年18歲左右,是雁門關馬邑人。不過,

張遼此時應該在雁門或馬邑縣。我們派出人,將徵招令送到他手中,

告訴他,到江夏郡來,由他組建一支重灌騎兵,以後由他指揮重騎兵作戰。

官職嗎?郡司馬,具體如何寫志才看著辦。”

秦琪道。

“主公,寫好了。”

戲忠道。

“第二個叫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具體歲數我記不清楚了,大約16歲上下,

此人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將軍,行事謹慎,對騎兵作戰很有一套,武功極強。

此時應該還未入仕,派人把徵招令送到他家中,若是趙雲家中有妹妹、兄長,

想辦法幫忙關照一下,讓趙雲先欠咱們人情。如果有可能,可以讓趙雲的妹妹、

兄長到江夏生活。告訴趙雲兄長,到江夏,可以治好身上病。”

秦琪道。

“主公,怎麼會知道趙雲家裡有妹妹、兄長,連人家兄長病了都知曉。”

戲忠道。

“志才,這個事啊!我遊歷天下時,聽人說起過。具體是否是真的,我也不知道。”

秦琪道。

“主公,給趙雲什麼官職呢?”

戲忠道。

“依然是郡司馬,其他再高的官職,我們沒有辦法啊!等到了江夏後,我們重新制定一套軍制,不與大漢朝相同。”

秦琪道。

刷刷刷!

“主公,寫好了。”

戲忠道。

“第三位叫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今年剛剛二十歲,一身勇武強悍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