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朝時三皇子在殿外見到垂頭喪氣的太子,他心中暗暗自喜。

對於昨日刺客被殺之事他一點也不擔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畢竟沒有證據證明刺客是自己派去的人。

如今刺客被殺,死無對證更沒有人懷疑到他。

並且,他聽說派刺客追殺的的證人重傷昏迷,所以更沒有人證明他不是戰神之事。

太子看到洋洋得意的他都不想理會,想繞道而行。

太子覺得與這種小人打交道簡直侮辱自己,並且還派刺客追殺證人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畢竟自己還是當朝太子,派人到太子府就是藐視自己。

但事與願違,太子卻被三皇子叫住,他用幸災樂禍的口吻問,“太子殿下,聽聞府中有命案發生?這兩天在京城大街小巷傳的沸沸揚揚。”

他想把命案的責任都推卸給太子,這樣一來皇上這邊也好交代。

畢竟是轟動京城的命案,既然發生在太子府附近太子定不能免除責任。

太子看了他一眼,看他自己為是的表情真想打一拳,但還是忍住了。

太子若把事情鬧大對自己更沒有好處,加上皇上寧願相信三皇子也不相信自己。

對他的挑釁太子只能坦然無懼的回答,“三皇子有所不知,被殺的人不是我府之人。”

太子想要用此話暗示三皇子不要得寸進尺。

其實太子早已知道是他派人來暗殺從邊疆帶來的證人。

只是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被殺的刺客就是他派來的人,所以最好息事寧人。

他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除掉證人,因為證人的存在無非是給他帶來致命性的威脅,如今證人昏迷,刺客被殺他更不把太子放在眼裡。

太子已經比平時再三的忍耐他的放肆,希望趕緊上朝想把另一個證人帶到他面前,嚇他措手不及。

然而三皇子卻得意洋洋的看著太子,“太子殿下也不用那種表情看我,不久我就要回家鄉祭祖,父皇還賜予了許多珍寶。”

他無非是透過此話想要激怒太子,讓太子不要做無濟於事的事情。

皇上現在極力寵溺自己所以即使太子帶來證人他也不太放在心上。

其實他心裡明白太子總想用證人來揭穿自己的真面目,但只要皇上信任他一切都可以逆襲。

他只要提前想到合理的理由便可瞞天過海。

太子並未理會,對他來說皇上賜予三皇子寶物並不關心,只要三皇子的欺君之罪被揭發耐他也不會囂張。

隨之三皇子所享受的榮華富貴必定會付之東流。

他之所以對三皇子的挑釁能容忍,因為今日要向皇上稟報更重要的事情。

他不能在這關鍵時刻與三皇子其紛爭。

皇上按平日的規矩問大臣們有事可以稟報。

還未等其他大人們開口,太子直接進言,“父皇兒臣有一事稟報,請您明察,兒臣調查發現三皇子曾經在邊疆的戰功並非他所為,而另有其人。”

他並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接了當的說出了三皇子的罪行,至於胡七他想慢慢道來。

皇上和各位大臣聽到後很是驚訝,目光直接聚集到太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