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三皇子府前來了十幾個人跪在門口哭訴。

其實這些人都是錦姒和瀟慕雲提前安排好的人。

她們想要引起眾人的關注,讓三皇子不得不交出吳總管。

她們的對手是三皇子所以不能硬碰硬,只能來軟的讓他自己服軟。

看到三皇子府前眾人云集,錦姒和瀟慕雲在遠處的馬車上暗暗自喜。

她們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首先要引起周圍人的注意,然後讓此訊息傳到整個京城以及到皇上那裡去。

事情越鬧越大對她們更加有利。

三皇子府門口的侍衛怎麼轟趕他們都一動不動,大聲嘶吼希望三皇子為他們做主。

路過行人好奇上前詢問,“你們是何人,為何在三皇子府前哭訴?”

路過的行人們只知道此地是三皇子府,但是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更不知道許夫人和吳總管的事情,所以只能詢問。

其中一位年輕人哭訴道,“我們的姑母是在此當差的許夫人,但兩個月前寫信時稱自己被夫君吳總管毆打。後續給她寄了好幾封書信都了無音訊。因為不放心今日前來,府中人卻稱沒有此人。”

他是錦姒找來扮演許夫人的侄兒。

用錢顧的人或許比真侄兒更會賣力。

許夫人其實真有個侄兒在遠方居住,但是他並不會為了自己的姑姑來鬧三皇子府。

別說是為了姑姑伸冤,來看望她也是一種奢侈的期盼。

她只能找其他人來扮演許夫人的親戚。

當時她問許夫人能否有家人或者親戚來為她伸冤。

許夫人當時搖了搖頭說自己從小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只有哥哥相依為命。

哥哥為了讓她能吃飽飯,兒時就送她到大宅當丫鬟。

輾轉她也成人,但身邊的親人卻屈指可數。

或許吳總管如此猖狂的欺負許夫人的背後或許是因為知道她沒有任何靠山。

錦姒和瀟慕雲便想到此方法,既然沒有親人來助陣那就找幾個嗓門好的人扮演親人。

如今吳總管也被三皇子關押在地牢,無人證實他們是否是許夫人的親戚。

她們的主要目的就是虛張聲勢,讓三皇子知難而退交出吳總管。

錦姒也早就聽說過,三皇子不交吳總管就是為了自保。

但是她如今想要的並不是揭發三皇子所謂的秘密,而是想要為許夫人討回公道。

圍觀的群眾一片譁然,“是不是弄錯當差事兒的府邸呀?”

“這可是三皇子府不可能睜眼說瞎話吧?”

“一個活生生的人怎麼突然沒了呢?”

路人都在差異怎麼會發生如此荒唐的事情,他們依然對皇家保持敬畏的心態。

在他們的心中皇家的人不可能會做違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