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卷 第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當金殿的大門緊閉著,陽光靜謐的透過窗縫灑落進來,鎏金的香爐中縷縷升起青煙,交相成趣。
“啟稟代掌門,遵照代掌門吩咐,今晨我與六師弟下山勘察,發現大批府衙兵馬正在山下集結。此刻山上各路要道均有錦衣衛把守,不得許可誰也不能出入。錦衣衛人數極眾,怕有千餘人不止。我觀他們厲兵秣馬,大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之意。”站在下首的二師弟澤樹道人恭敬的說道。
旁邊的擇柱道人躬身拱手道:“回稟代掌門,我與六師弟趁機抓了個舌頭,問明此部錦衣衛由指揮同知藍正堂統領,他暫未抵達。他座下的指揮僉事朱希妄、佟光蔽二人正在主事,另有鎮撫使盧從呃在營中養傷。他們按約將於明日上山要人。”
上首的澤林道人忙問道:“哦?抓到的舌頭在哪?快把他帶來,我要親自審問。”
擇柱道人躊躇道:“這個嘛……六師弟一怒之下,已將他殺了……”
澤林道人眉頭緊鎖道:“這六弟如今怎也變得如此性急?這樣隨意殺人,哪裡還有修道之人的樣子?”
擇柱道人道:“這也難怪師弟,前夜那錦衣衛所殺的兩名弟子中,正有六師弟愛徒,他對這些錦衣衛早恨得咬牙切齒。”
澤林道人嘆道:“這仇怨越結越深了。兩位師弟辛苦,下去休息吧,繼續打探隨時來報。另外,派人去請澤湖師兄與澤垣師弟,我有要事相議。”二人答應一聲,轉身出殿而去。
澤林道人這幾日心中苦悶,三位師尊不在,自己代行掌門之位還不足半年,偏偏又遇到這檔子事,一個不慎武當派就要受滅頂之災,這武當派難道竟要亡於己手麼?他夙興夜寐的思慮,卻苦無良策奇謀。
不多時,澤湖道人與澤垣道人已至。澤林道人心下稍安,與兩人見禮後說道:“我已派人探明此刻山路要道已封,錦衣衛勢大力強,更有朝廷旨意,我派如正面強鬥,無異於是以卵擊石。”
他頓了下,憂心忡忡的說道:“可那小皇子畢竟是條無辜的性命,且存亡關乎天下興亡運勢。當今天子若始終沒有子嗣,駕崩後無人繼承大統,必引得朝野動盪。到那時,野心勃勃的權臣藩王覬覦皇帝寶座,更不知要有幾人稱王稱帝、幾人裂土封侯。狼煙一起,百姓流離失所,甲士浮屍千里。咱們雖是方外修道之人,試問又怎能忍心見此生靈塗炭之景呢?”
澤垣道人中氣十足:“師兄所慮極是,我武當派身為名門正派,又豈能袖手旁觀?再者,扶危救弱本就是咱們俠義之輩本分,救這小小孩童原當義不容辭。”
澤湖道人道:“師弟之話,原也不錯。只是錦衣衛來勢洶洶,師弟們可想好退敵良策了麼?”
澤垣道人回道:“水來土填,兵來將擋,大不了便是個玉石俱焚。咱們近些年也沒少打過硬仗、惡仗,怕他個鳥甚!”
澤林道人卻聽出澤湖道人玄外之音,問道:“那麼師兄卻有何高見?”
澤湖道人年老持重,沉思片刻道:“代掌門見問,老道卻認為此事原本就是皇家內事,我等江湖草莽不宜參與紛爭。至於生靈塗炭一說似乎相去甚遠,代掌門多慮了。”
澤垣道人虎目圓瞪,道“師兄的意思是……”
澤湖道人長嘆一聲,道:“咱們交出那孩子,是存是亡,由朝廷自己裁權。他皇帝老兒願意沉溺美色、陷害忠良,與咱們何干?我武當派犯不著趟這渾水。”
澤林道人道:“那李福廣將軍後人、駱家成義士呢?”
澤湖道人以為所言奏效,敞開說道:“咱們索性好人做到底,一併交出。辦得妥當的話,朝廷一紙文書下來,我武當派沒準還能褒獎加封,光耀門楣。”
澤垣道人忍無可忍,怒道:“呸!好你個白鬍子老頭,妄我們平日裡一口一個師兄的叫著,真看不出你竟是個貪生怕死、賣友求榮之輩?”
澤湖道人此刻也已成怒道:“哪個貪生怕死?哪個賣友求榮?老道我只想忍辱保全武當一脈罷了。都如你那般蠻幹逞英雄,我武當派早就被滅幾十回了,也絕不能延續至今。”
澤林道人怕起爭端傷了和氣,忙插口攔道:“兩位師兄弟說得都有道理,事到如今確實難以兩全。”
“自開山立派以來,我派世受大明皇帝厚恩。僅永樂一朝就曾動用二十萬軍民,花費巨資為武當興建宮觀三十餘座,至今這殿內真武(玄武)大帝的神像,也是照著永樂帝容貌所塑的。”
“武當派今日之興盛,與大明曆代皇帝不無關係,天下興則武當興。孟子曾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澤垣道人一拱手,道:“捨生取義,我輩之願也!”
澤湖道人也是一拱手,道:“事關重大,代掌門還請三思啊!”
澤林道人站起身來,凜然正氣道:“二位不必多言,貧道意下已決,明日與錦衣衛一較高下便是!晌午飯後,在校場聚集門人,貧道要當眾宣告此事。”
澤湖道人知道勸說無用,忿惱地推門而出,心中卻暗道:“為一乳兒而毀武當,真正愚蠢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