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京保衛戰後,大刀營平素一直駐紮在城外東郊,拱衛京師,兵士不得詔不得入京。

那一日,天色將暮時,駱家良一人一騎才堪堪趕到城中,來到李將軍府。李府大門緊閉,門前卻張燈結綵,和往日一般無二。路過的百姓都會伸出大拇指,議論誇讚一番。

當今天子前的紅人李福廣將軍愛兵如子,最是體恤將士。李福廣將軍出身將門世家,祖輩父輩浴血沙場,他本人更是參加過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等重大戰事,為了大明江山可謂赴湯蹈火,傾其所有。

駱家良入到府門內,才發覺今日的氣氛極不同尋常。府內寬大的院子裡四周,竟然站滿了手持火把、全身鎧甲計程車卒。駱家良心中納悶,這陣勢倒似要出征打仗一般,近來可沒聽說有什麼戰事啊。

院子當中並排擺放著四張石桌,上面似乎還留有未下完的象棋殘局。駱家良平素痴迷象棋,忍不住正想上前湊看,卻聽到一聲爽朗的笑聲從堂內傳來。

抬頭望時,只見李福廣一身素衣,挺著魁梧的身形,正大踏步朝自己走來,哈哈大笑道:“駱賢弟,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啊!”

駱家良上前行禮:“末將參見將軍!”忙將自己攜來的一罈竹葉青雙手奉上。

李福廣笑盈盈一手接過酒罈,道:“嗯,香氣襲人,果真好酒!”他隨手將酒遞給身旁的小廝,轉頭對駱家良說道:“賢弟人來了就好,總是這般客套。不過也好,一會兒我倆正好可飲此酒,為賢弟餞行!”

駱家良聯想道滿院子的肅殺景象,忙問道:“大人的意思是要派我們出征?”

李福廣目光一沉,拍了拍駱家良的肩膀,道:“咱們先不忙說這個。我先前四處遣人尋找江湖奇局,近日得了幾個殘局,你棋藝不差,且與我一同鑑賞一下如何?”說罷,他領著駱家良來到院中石桌之前。

中國象棋博大精深,其中殘局歷來為學棋之始,分為實用殘局和江湖殘局。熟習實用殘局可知何時應簡化局面進入例勝或例和,而研習江湖殘局卻可以助棋手啟發才智,甚至啟迪人生。

李福廣指著第一張桌上的殘局,道:“這第一局名曰‘七星薈萃’,因雙方各有七子而得名。從棋面上看,紅方雙車一炮三個大子,黑方只有一車一個大子,在棋力上黑方沒有優勢。但黑方已有三個小卒攻入九宮,可謂‘兵臨城下’,在棋勢上卻又充滿了優勢。”

駱家良細觀此局,果見雙方勢均力敵,變化繁多,估算了五六種變化後,仍然看不出勝負。

李福廣輕咳一聲,道:“此局情形與當今朝上何其相似,皇上繼位大統已七年有餘了。繼位開始時,皇上尚且能夠虛心納諫,禮賢下士,各位忠臣良將精心輔佐,朝風可謂煥然一新。”

李福廣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駱家良,繼續道:“可是近來聖上卻日漸荒廢國事,沉迷於女色,專寵萬貴妃,對其言聽計從,宮闈之中已是危機四伏而不自知。唉。”

駱家良忽聽李福廣話鋒有變,心裡頗覺奇怪,心道:“平日裡,將軍與我閒聊只說些軍史戰備,極少議論朝堂,且他為人謹慎,素來不與朝中大臣私下往來,怎麼今日說話如此無所顧忌?”

李福廣所說的當今聖上乃是明憲帝朱見深,他曾兩度被立為太子,十八歲繼承皇位。由於他特殊的經歷,養成了懦弱偏信的性格,尤其寵愛從小就陪伴自己長大的萬貞兒萬貴妃,甚至為她不惜廢黜皇后吳氏。

正是倚仗皇帝專寵,近來萬貴妃愈發飛揚跋扈。宮闈內侍紛紛投靠萬貴妃門下,處心積慮為她進獻奇珍異寶,更是假託聖意,搜刮民脂民膏,苛擾百姓。為了回報,萬貴妃對這些內侍有求必應,使得他們個個小人得志,干預朝政,勢力日漸壯大。

駱家良點點頭,不知該說些什麼,對於當今的朝局而言,他一個小小的低層將領又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李福廣旋即帶他來到第二張桌前。

“這第一局名曰‘蚯蚓降龍’。此局中紅方的雙車猶若蛟龍,但始終被黑方兩卒所牽制,故而得名。此局招法複雜,乃是江南名局之一。”李福廣續道,“老夫我今年四十有六,生有萬夫不當之勇,縱橫沙場數十載。外人只道我是皇上眼前的大紅人,威風凜凜的大將軍,靜若驚鴻,動若蛟龍。可是誰又知我的苦楚?一個小小的女人,在皇上耳邊輕輕一吹的‘枕邊風’,便可令無數人膽寒心驚。嘿嘿,真是好笑。”

駱家良聽他影射棋局的話愈發露骨,自比蛟龍更是大逆不道之言,不僅皺起眉頭,他環看四周隱隱覺得頗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