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千凰樓賦詞 第五章 論曲與委託(第1/2頁)
章節報錯
“慕姐姐,小生有禮了。”謝予卿自忖淚竹雖嫌自己迂腐,
可以不必與她客套,但與他人禮節還是不能少,於是拱手道。
“公子請坐。”慕姐姐擺手示意謝予卿就座,“料想公子應是餓了,略備薄酒,不知公子肯否與奴家共飲幾杯?”
“慕姐姐,小生卻才在屋中飽食,以為是慕姐姐著人送來飯菜。”謝予卿心底不禁疑惑此前是誰送來飯菜。
慕姐姐頓了片刻,道:“既是如此,公子,可否與奴家相談?”
謝予卿恭敬道:“全聽慕姐姐吩咐。”
慕姐姐斟了兩杯酒,遞與謝予卿一杯,兀自拈起一杯,卻不品嚐,過了片刻輕聲道:“奴家觀公子五指柔嫩修長,勝過多半女子,想必不是尋常之人,公子可是精通音律?”
謝予卿微微點頭,道:“小生年少時,曾隨俞伯父學過幾年粗淺絲竹。”想到俞伯父,他受了父母臨終之託將那時只有七歲自己帶到開封,一直視如己出。數月前將家財捐予朝廷抗金,卻落得無錢醫病。臨終將寒嬋託付於己,而自己卻沒能保護好寒嬋,不禁神色黯然。舉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又默默給自己滿上。
慕姐姐見狀,知他心中鬱結,舉杯道:“奴家亦回敬公子一杯。”
二人對飲已過三巡,其間甚少言語,但距離不覺已拉近些許。
慕姐姐見謝予卿略有酒意,便道:“想必公子亦是雅識之士,不如由奴家奏上一曲助興。”
“那,那就有勞慕姐姐了。”謝予卿微笑道。
只見慕姐姐取琴置於膝上,玉手輕撫琴絃,略一撥弄,即開始彈奏。一支小曲登時躍然於弦上,時而輕靈澄澈,時而虛無縹緲,如同黃鶯在山谷鳴叫,又似女子在耳畔低語。令人如醉如痴,流連忘返。
琴音落下片刻,謝予卿方才從琴聲中醒轉。頓時悵然若失,又似有所悟,心中全然是那曲子在迴響,早已憶不得傷心事。
謝予卿不禁問道:“不知慕姐姐此曲叫什麼名字?竟如此動聽!”
“此乃奴家自度無名曲,無非是小女子些許情思,上不得檯面。”慕姐姐托起琴,接著道:“看公子興致正濃,不如也奏上一曲。”
“那小生就獻醜了,若叨擾了慕姐姐耳朵請勿見怪。”謝予卿欣然一笑,接過琴安放石桌邊上。但見他兩手自然下垂,雙目閉合,一副無物無我神態。約摸小半柱香功夫,才拾起十指在弦上輕撫。所奏卻是一支古曲,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哀怨悲涼,抑揚頓挫,跌宕起伏,卻又能予人一種堅韌不屈之感。
曲音剛絕,慕姐姐忍不住問道:“此曲莫非是嵇中散那首廣陵散?”思索了片刻又道:“不對,廣陵散雖已失傳,但書中載其曲慷慨激昂,予人殺伐之感,雖有起伏變化,但絕無淒涼之意!”
謝予卿得意道:“慕姐姐,可曾聽過曲無定譜,曲由心生?”
慕姐姐瞅著謝予卿,沉吟不語。
“俞伯父曾偶得廣陵散殘譜,卻說全然照搬殘譜得來亦是殘曲,不若依自己心境填曲,偶然天成,豈不正合嵇中散‘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言?我所彈曲子,皆是此刻心中所感,若他時再彈,自是另一番滋味了。此前慕姐姐所奏無名曲,亦是如此。”
“曲之妙處,全在一個意境,世間萬物,怕也不外乎於此!公子,請與奴家共飲此杯。”
“酒逢知己,不勝榮幸!”
二人對飲罷。慕姐姐話鋒一轉:“有道是琴品見人品。”頓了頓,“奴家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公子可否先答應奴家?”
謝予卿爽快道:“慕姐姐於我有救命之恩,小生無以為報,但講無妨。”
“公子從京城來此,亦知京城已破,如今天下大亂。前些日聽來往官人道康王已由大名府避往東平府,早已有南下之意,人皆憂忡金人南來。”
說到康王趙構,謝予卿不禁暗自鄙夷。金人第二次圍困京城,康王卻棄京城和皇命而不顧,逃往東平府,實在令人憤慨。“他若南來,又得苦了江南黎民百姓。”
“奴家亦是為此事煩惱。”慕姐姐凝視著謝予卿,“不知公子覺得淚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