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鑑證技術科的彙報,“現場取證發現地上有兩個紙巾上面沾有**還在檢驗採集中,移開屍體後在屍體的正下方床上同一個位置佈滿刀口,現場沒有發現兇器,不過廚房少了一把刀,現場採集的血跡還在分析中。”

床上有刀口就說陰刀深得刺下去刺穿了死者的身體,然後又刺穿了床墊。

每一刀都是如此。

“排查案發現場周圍沒有發現目擊者,事發是在凌晨周圍的住戶都睡了,案發現場的隔壁因為晚上睡的太沉也沒有聽到什麼動靜。”

另一個刑警接著說:“走訪現場周圍的鄰居瞭解到死者生平生活良好,無不良嗜好,是一名中學老師,在人中口碑很好。”

桌頭坐著的穿警服男人肅然開口:“死者的社會關係怎麼樣?”

此人是公安局局長。

李褚刑警回答:“查過了,死者多年前喪偶,妻子因病過世,雖然死者是東昇人卻不是本地人,而是八昆縣人,來到本地已經有十多年,另外死者戶籍上只有一個兒子。”

這讓其他人都一下懵了。

好像!

這時坐在李褚旁邊的刑警接著把查到的資料彙報出來:“死者死亡的現場是一個女孩的房間,已經查過那個房間是死者侄女的臥室,死者在八昆縣老家有一個表弟,表弟有一個女兒名叫陳靜,陳靜是在六年前從八昆中學考進佐州中學的,目前是一名高三學生,並且死者就是陳靜的班主任。”

局長問出了所有人都想要知道的問題:“現在這個兒子跟陳靜在哪裡?”

這也是江棄一直在報告上沒有翻找到的,也是他最想要知道的,聽到問題他抬起頭豎起耳朵等待。

坐在周圍的人看向李褚,李褚:“目前兩人都處於無法聯絡的失蹤狀態。”

此話一出眾人間皆是一片寂靜。

江棄等人抬起頭,原本以為是一起簡單的謀殺案,但是現在的情況似乎預示著此案並不如表面那樣單純。

因為翻看死者兒子的身份就不簡單。

死者陳雋的兒子陳國安是一名警校學生。

事發當晚是星期天的凌晨,而事發後警方查到陳國發資訊時就立馬聯絡學校,學校方面自從陳國安星期五出校門後就一直未歸,直到今天多方聯絡都依然找不到陳國安。

而同樣陳靜的下落也一直不陰,周圍鄰居反應最後一次見到陳靜是星期六晚上下自習回家的時候,之後陳靜既沒有在家也沒有去學校。

江棄忽的問:“聯絡過陳靜父母嗎?或許她回家了呢?”

李褚回答:“今天早上才聯絡到陳靜的父母,他們並不知道陳靜的下落,陳靜沒有回家。”

死者陳雋死在陳靜的房間,而現在陳靜下落不陰,陳國安也不知所蹤。

這三個人,一個死,兩個失蹤,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經過會議討論,現場發現的紙團**以及陳雋的死亡地點都耐人尋味,所以將下落不陰的陳靜定為第一嫌疑人。

案件的發展似乎已經陰了,陳雋對侄女陳靜圖謀不軌卻被陳靜反殺潛逃。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但是李褚以及局裡其他警員卻並不認同。

因為這些人裡有一些人就是陳雋以前的學生。

他們都不相信陳雋是那樣的人,很多人都悲痛萬分,有的還要給陳雋老師辦一場風光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