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觀水亭(第1/2頁)
章節報錯
早膳過後,李民顧拉著李長謙問道:“大哥,今日詩會你當真不去?”
李長謙擺擺手:“不去,你們文人才子的聚會,我一個走江湖的武夫去作甚?”
最後李民顧帶著失望騎著馬,離開了李府。
清雅苑,地處皇城之外,風景秀麗,依山傍水,潺潺溪流滑落山間,蒼松綠柏,渾然天成。當日太子出城遊玩,看見此處風景極佳,當屬陶冶情操聖地,於是派人在此處修築一座雅苑,供文人才子賞詩閱文,太子親自命名清雅苑。
今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清雅苑詩會,太子親臨,是為數不多可以看見太子的時間,也是一個揚名立萬的極好時機。每年秋闈前一月,太子都會在清雅苑舉辦詩會,邀天下文人才子、大家墨客齊聚此處,賞景賦詩,交流文學。
詩會持續兩天,每日開始時辰為朝食後,辰時為食時,胃經當令,也為早食,也就是上午的七點到九點鐘。太子會在辰時末到達清雅苑與才子共品詩文。
現在是辰時兩刻,清雅苑內已有不少的文人提前來此,有的為了多交好友,有的則是已經開始交流詩文和討論去年詩會中的好詩,又或是猜測今年的詩榜榜首又會花落誰家。
清雅苑苑有一方清池,名為清雅池,池上一座八角古亭由八根碩大滾圓的紅漆柱頂起,上面雕刻雙龍戲珠、百鳳回巢、獅子關海、猛虎下山。在大許只有皇室才可使用八角亭,此亭看上去極為氣派,名為觀水亭。
觀水亭在清雅池中央,賞景位置極佳。遠遠看去,亭中坐著二人,周圍還有兩個侍從,除此之外並無他人。
有人在旁說道:“這觀水亭甚是壯觀,賞景位置也是極佳,不如我們也登上亭子觀賞湖中景色,如何?”
一旁另一位青藍學服的學子嘲笑道:“第一次來?這觀水亭可不是誰都能上的。”
上衣下裳,圓領大袖,下施橫襴,青藍色學服,一看便是國子監學子,那人出聲問道:“有何說法。”
被問的國子監學子說道:“觀水亭名為觀水,其實不僅僅是觀水。亭子身處清雅苑正中央,不但可以觀賞整座清雅池,就連清雅苑幾乎所有的美景都能一覽無餘,是誰都想登亭一探究竟。但是要登觀水亭只有三種辦法,一是在文壇有所造詣,如當代大儒,文壇大師。二是有所著作,得大眾認可。最後一種則是獲得那詩榜魁首,便可登上觀水亭,一覽清雅苑美景。”說完嘴角提起看向那位衣著淡黃薄衫的書生笑道:“不知你哪個方面符合。”
那位身穿淡黃衣衫的書生聞言,臉色漲紅,而後那股書生誰也不服的氣勢陡然開漲說道:“我雖登不上觀水亭,你又如何?半斤八兩,你憑啥笑話我。”
那位身著國子監學服的學子,放聲大笑:“誰說我登不上!”說完便離開眾人,朝著觀水亭走去。
黃衫書生愣了,邊上其餘國子監學子笑道:“王師兄可是去年的詩榜魁首,你純屬是自取其辱。”接著就是國子監書生的鬨堂大笑,黃衫書生在陣陣嘲笑聲中,灰溜溜的逃走了。
國子監學子中其中一人問道:“亭中那二人是誰?”
另一人回答:“瞧著一身青藍學服,那便應該是丁晗師兄。另一位太遠看不清臉,但是身著白衣,想必是邗江書院學子。”
“邗江書院?邗江書院誰啊,怎麼能登山觀水亭。”他一臉愁容,思索不出邗江書院有誰能有資格登上觀水亭。
突然,學子中一人一拍腦袋,大聲說道:“我知道此人是誰了!”
眾學子紛紛望去,被看的學子繼續說道:“三年前,一本《論當代詩詞鑑綱》橫空出世,連蔡祭酒都稱讚此書絕妙,寫書之人定為文學大才,後得知此人就是出自邗江書院,名為高彥,年僅十七。除了他,邗江書院應該沒別人了,肯定是他。”那學子越說越肯定,最後確定就是此人,邗江書院有史以來出過的天才極少,當代只有這位名叫高彥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