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苑雖大,但清雅池佔了一半,所以李長謙沿著清雅池繞了一圈,感受了一番,品味出皇家設計的庭院與現代設計師設計庭院的差別。

皇家注重氣派,注重景色,注重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而現在雖景色各種搭配更好,但人工干擾痕跡太重,缺了些自然美,多了些實用的地方。

李長謙一路都在想著那個紅裙女子,並不是因為他被美色誘惑,沉淪浮香。他現在所擔心的是萬一她真是高官家眷甚至是皇親國戚,那自己剛剛的舉動會不會有不妥。

當時只顧著救人,下意識的就伸手攬了過去,根本沒有考慮這麼多。

“會不會等會就被套麻袋暴打一頓,甚至浸豬籠。”李長謙這麼想著,不過那腰肢真軟吶。

“大哥,大哥。”

遠處傳來熟悉的呼喊聲,李長謙看到小老弟正一邊喊著一邊朝著自己跑來。

李民顧找了大哥好久,沒想到又在原地碰到了,他看著李長謙說道:“大哥,詩會要開始了,我們快入場吧。”

難怪路上的書生都沒了,原來都入場了,也對,總不至於讓太子等著他們,肯定是他們早去等著太子出場。

清雅苑內有一座小園,名為清雅園,是每年詩會才子、墨客們聚集的地方。

李長謙注意到除了一些穿著書院服飾的人外,還有些書生打扮、富家子弟打扮的人。

“平衍,詩會邀請的不單單是學子還有文學大師?”他開口向小老弟詢問。

“每年詩會,第一天都是書院學子和各大文壇巨匠們參加,就是為了讓學子們學習文壇大家的文學素養,而第二天是要學子們作詩賦詞的,所以會有些官宦之家的人過來,意在挑選中意之人。”

這個中意之人李民顧沒有明說,沒有解釋,讓李長謙自己去想。

李長謙聽懂小老弟話中的意思,他提取了其中關鍵資訊。

詩會持續兩天,第一天就是老師授課,第二天則是仕途之爭。

學子賦詩,就算不能得到太子的認可,也有可能得到其他官宦人家的認可,那這個中意之人就是說,表現突出的學子或被邀請作為府上客卿,或直接被人看上招為女婿。

李民顧繼續說道:“所以每年詩會,第二天往往來的人更多。”

看著園子裡確實有不少穿著靚麗的少女,李長謙就知道了,每年藉此機會挑選如意郎君的女子卻有不少。

李長謙今日坐在小老弟旁,據李民顧所說,這是太子特意安排的,坐在席位後,李民顧發現大哥在四處張望,以為他是又坐不住了,於是出聲提醒:“大哥,詩會就要開始了,你可別亂跑了。”

沒有看到那襲紅裙的李長謙,只是回頭看了小老弟一眼,默默說道:“知道了。”

辰時末,隨著一聲巨大的銅鑼敲響,場內嘈雜的聲音陡然安靜下來,各大學子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腰背挺直,默不作聲,看著面前的高臺。

一列飛魚服錦衣衛跑來,站在道路兩側,隨即李長謙便看見,幾位穿著清涼手拿蒲扇的宮女服侍著一位穿著華貴的男子進了賦詩軒,坐在了主案之上。

大許太子,乾臺。年僅二十一,文采極高,但不會武,當年萬廣帝冊立他為太子的時候,滿朝皆驚,認為如此單薄的身軀挑不起許國的未來。

但是萬廣帝還是力排眾議,將皇子中最單薄的乾臺立為太子,不知用意為何。

太子坐於案臺之上,看向臺下眾人,刻意的朝著一個方位多看了幾眼,眾人清晰的看見太子的表情,從淡定到疑惑,最後甚至能看出由衷的欣喜。

眾才子也跟著太子的眼神看向了那個方向,僅僅一眼就能看出與眾不同,在青、白學服的學子中,一位黑色束衣,眉目英俊卻肌肉明顯的男子顯得異常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