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的鼓聲預示著宵禁還有一刻鐘的時間,看著幾位武夫不是朝著自己來的,李長謙長舒了一口氣,總算不是危機重重的一天。

十分鐘,李長謙和起雲便出現在了李府門口,若不是中間看見了幾名白衣執法人的身影,二人可以更快的到達李府。

李府的府門已經關上了,李長謙有些納悶,以往都是在正式宵禁的時候,李府才會關門,何況今天自己還沒回來,怎麼就關門這麼早。

街上現在已經是一個百姓都沒有了,都是巡邏的御刀衛。

李長謙敲響門上的銅獅子,裡面傳來門房老宋的聲音:“誰啊。”

“我。”李長謙應了一聲。

府門被開啟,老宋有些詫異的問道:“少爺,你怎麼回來了。”

李長謙也被搞得一頭霧水,自己中午去府衙辦案,老宋應該是看到的啊,這話問的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我去衙門幫宋府尹查案,晚上肯定要回來的啊。”

“可二夫人剛剛與我說大郎今晚不回來了,讓我今天早些關門。”老宋解釋到。

果然是這樣,怪不得今日關門這麼早,原來又是他那個美麗嬸嬸做的好事。

雖說自己與嬸嬸關係是不怎麼好,但是也不會無緣無故的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他出聲問道:“宋叔,你仔細與我說一說,嬸嬸跟你說這個的時候,是什麼表情。”

老宋思索了一番,說道:“當時二郎回來,二夫人便拉著二郎進屋,但是二郎不肯,就嚷嚷著要找大朗,而後二郎就被二夫人拖拽進屋,過一會二夫人就出來對老奴說大朗今晚不回來了,囑咐我早些關門。還說太子詩會,外面肯定會有不少的亂子,早些關門還能避免不必要的禍事,我看提醒宵禁的鼓聲響起,大郎還沒回來,所以今日就關門了。”

李長謙苦笑,他大概猜出來應該是與自己這位弟弟有關,畢竟他也說了,詩會之中肯定會討論自己的詩。“平衍啊,平衍,真不知道你這是愛大哥,還是害大哥。”

“你這弟弟真有意思,回來就找你,從客棧回來也是找你,我要是你嬸嬸,我也會生氣。”起雲在旁邊笑道。

回到屋中,李長謙掏出自己的日記本正要寫,便聽到門外有急促的敲門聲:“大哥,你回來了嘛。”

李長謙連忙將日記塞入玉佩中,然後走到門邊開啟了房門。

李民顧站在門外神采奕奕,看到李長謙的同時,他已經安耐不住的要撲倒這位詩壇奇才大哥了。

李長謙用手安制住這位似有雙重人格的堂弟,要不是知道他從小都是這班般,李長謙甚至都有些懷疑這位堂弟的性格取向了。

“大哥,你總算是回來了。”被李長謙按著頭的李民顧,按捺住躁動的內心,打了聲招呼。

看著如此激動的小老弟,李長謙心裡也就有了些許的明朗,肯定是詩會中又出了什麼好詩。

“怎麼,詩會有好詩,又要跟我爭辯一番?”

李民顧被這樣一問,腦子裡準備的臺詞都有點漿糊了:“好詩?什麼好詩?”

反應了一下,李民顧恍然大悟,好詩,那肯定有好詩,撇了一眼李長謙,發現這位好大哥確實沒有做作的意思,這才開口說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本想從小老弟那裡打探如今這個時代寫詩水平的李長謙,聽到小老弟說出這句詩的時候,心中稍有些期待的心,也安定了下來,嘆了口氣。

果然,盛唐過後,詩詞就開始走向下坡,到宋代,宋詞開始崛起。唐詩宋詞不愧為歷史長河的見證,文學價值無與倫比。

大許建國雖有兩百餘年,但文化底蘊甚至不如盛唐二十年。

“真是辣雞,那我這就不是白嫖詩詞,而是弘揚中國的文化,我果然是為了民族崛起而奮鬥的讀書人。”